第二百四十三章 请罪(1 / 2)

方宁越说越激动,他也是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老百姓真的是太苦了,比起现代的自己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

被张学琪问起,方宁不由得有感而发,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和以前学习到的知识,开始给在场的众人普及知识。

“再比如治病,一旦染上了风寒感冒,可以致命,但若是普及中药给老百姓,就能救活千万条性命,这就是让百姓能活命。至于官吏欺压,这就要靠朝廷了,能够出法度约束上上下下大小官僚吸血百姓,那么百姓就能吃饱、能治病、不受欺负,这命才算立住了。”

张学琪有些脸红。

因为方宁说的这些,可是现在大周皇朝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他老父亲首相张朝栋没有治理到位导致的。

说到“为往圣继绝学”,方宁的语气沉重了些。

“如今朝堂上的先生,把孔孟的话念得滚瓜烂熟,却只捡‘君要臣死’‘尊卑有序’说,把‘民为贵’‘制民之产’抛在脑后,这不是继绝学,是断绝学。”

“想要真正地继承古来圣贤的道统,一是整理孔孟的书,把那些真正为百姓说话的句子挑出来,用大白话讲给百姓听,让他们知道圣贤本是护着他们的。”

“二是义务教育,不只教识字,还教算术,百姓会算账,才知道地主收租合不合理,官吏收税有没有多要,再教些农技,让他们知道怎么种庄稼能多收。把圣贤的仁心,和百姓的生计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真的继绝学。”

最后说“为万世开太平”时,方宁的目光望向远方的官道。

“太平不是靠皇帝一道圣旨,是靠一代一代人把根基扎稳。比如现在,咱们走一路,就在村镇里立乡约,谁家有难,邻里帮衬,谁家犯了错,乡邻评理,不用动不动就闹到官府,这就是小太平。”

“再往大了说,要让官员不敢贪、不能懒。咱们现在聚了上千人,不是要造反,是要让朝堂知道,百姓也能盯着官员。”

“以后咱们还要把各地的消息串起来,哪个官员贪了,哪个地方遭了灾,咱们都知道,都能往上递话,官员怕了,不敢乱来了,百姓安了,愿意好好过日子了,这太平才能传下去,才算为万世开太平。”

张学琪站在原地,听得胆战心惊,先前对“军户出身”的轻视,早已化作满心的警戒。

因为方宁说的这些,可是直接针对了当今的执政者,也就是说针对的是以他的父亲张朝栋等为首的门阀大族。

这个方宁果然不可小觑。

张学琪跟着方宁的队伍走了两日,再没了先前的倨傲。

白日里,他跟着众人听方宁讲农时、算赋税,偶尔见农夫们围着方宁问播种的技巧,见工匠们凑在一起讨论新改的农具,着实是有些敬佩方宁,但又对方宁之前说的那四句话,感觉到了浓重的威胁。

他之所以一直都混在人群中,是要更多地了解方宁,想要看看这个军户是不是真的会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做出一些非常出格的事情。

他虽出身门阀,却从未这般贴近过“百姓的生计”,那些琐碎却实在的话题,比朝堂上的虚言更让他心头触动。

这日午后,队伍行至司州边界的一处驿站外,前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张学琪挤到前头,只见道旁跪着个中年男人,一身洗得发白的麻衣,背上捆着一捆荆条,荆条的尖刺已将脊背戳得渗出血迹,顺着衣摆滴在地上。

男人鬓角斑白,抬头时,张学琪才认出,竟是京都府尹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