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请看,周巡体弱,武士孔武,若让二人往天空投掷同一块石子,诸位觉得,谁扔得更远?”
“自然是武士!”
,看向讲坛的目光带着几分“少年人妄言”的淡漠。
白令海捋了捋胡须,缓缓道:“力有大小,形有强弱,此乃天道常理,方小友莫不是要违逆常理?”
方宁没反驳,只是冲胡连点头示意。
胡连和夜魅马上上道具,很快送上来了一根一米多长的粗竹竿和两块大小相同的石子。
方宁对周巡说道:“你听我指挥,一会儿你站在竹竿这头,双手按在杆上。这位武士,你站那头,单手拿石子,像平常扔东西一样扔出去就行。”
说着,他让胡连上来帮忙,在讲坛中央摆了块半尺高的木墩,将竹竿架在木墩上,让周巡这边的竹竿长出近一倍。
“周巡,你把石子放在较短的竹竿末端,一会儿我喊放,你就往下按竹竿,用尽全力就行。武士,你也是,听到我的口令,一起向着远处抛石子。”
周巡依言照做,双手死死攥住竹竿长端,掌心都沁出了汗。
武士则拿起另一块石子,站在与周巡同等的位置,眼神里满是不以为然。
“预备——放!”
随着方宁一声令下,武士猛地扬手,石子如流星般飞出去,落在讲经堂外的空地上,众人目测,约莫有十丈多远,也就是100多米。
几乎同时,周巡双手狠狠往下按竹竿。长端的竹竿被按得弯成了弓形,竹竿短端放置的石子瞬间弹起,划过一道陡峭的抛物线,越过了武士扔出的石子落点,还往前多飞了20多米,才“啪”地一声脆响砸在地上。
“啊?”
讲经堂内外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学子们纷纷涌到门口,指着地上的石子,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真的更远!那个小子竟然扔得更远!”
“那竹竿到底是什么门道?怎么一按就有这么大劲?”
温吞拍着大腿喊道:“好!不愧是老夫的好兄弟!这就是老夫的好兄弟!”
“哼,不过是假手外物罢了。”
一声冷斥突然响起,说话的是坐在右侧的一个白发老夫子。
“此等伎俩,与弩箭借机括发力何异?君子当凭己力行事,借外物者,技也,非道也,算不得真学问!”
这话一出,讲经堂内的议论声顿时小了下去。
不少学子觉得李山长说得有道理,纷纷点头。毕竟在他们看来,靠竹竿发力,确实是“取巧”。
方宁看向老夫子,语气平静却带着锋芒。
“老夫子说这是‘技’,非‘道’。那晚辈斗胆问一句,山长可知这竹竿为何能让周巡省力?投掷的石子比孔武有力的黑甲武士更强?为何架在木墩上按长端,石子便能飞得更远?这其中的道理,老夫子能讲得清吗?”
老夫子长脸色一沉,显然没料到方宁会反问,他顿了顿,沉声道:“理在‘君子不器’!钻研这些器物之术,只会让人耽于技巧,忘了仁义之本,此乃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