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公开课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公开课(2 / 2)

那些学富五车的老者,是旧知识体系的代表,他们熟稔经史子集,能把伦理道德讲得天花乱坠,却对身边的力、光、水等稀松平常的事情视而不见。

他们推崇君子不器,将研究工具、改善民生的学问斥为雕虫小技,可偏偏是这些雕虫小技,让现代的国家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消除了绵延了数千年的贫穷。

方宁要做的,就是把这道新旧知识的鸿沟摆到台面上,让崇文书院的那些老夫子“偏科生”们看看,除了故纸堆里的义理,这世间还有另一套能落地、能救民的学问。

他的信心,从不是凭空而来。

这份底气,源于现代社会完整的理工类知识体系。

旧时代的“格物”,不过是零散的观察,比如墨子说“力,形之所以奋也”,却没总结出具体的逻辑。

《考工记》记载了造车的技巧,却讲不透“轮轴省力”的原理。

而方宁带来的,是分科明确、逻辑闭环的学问。

物理能解释石子为何走抛物线,化学能说明草木为何能治病,数学能计算水车转一圈能灌多少田。

更让他笃定信心的是周巡的反应。那个十五岁的少年,能轻易理解力的方向、抛物线等等知识点,说明这些知识并非离经叛道,只是被旧体系遮蔽了而已。

终于,到了公开课的时候。

辰时三刻,崇文书院的讲经堂就已挤满了人。

这座平日里只用来讲授《论语》《孟子》的大讲经堂,今日竟显得有些局促。

正前方的太师椅上,坐着书院院长白令海,他身穿月白锦袍,眉头微蹙,显然对这场“非经史”的公开课满是疑虑。

在他两侧依次坐着秋白露等几位副院长和十多位山长,大半都是须发半白的老者,有的捧着茶碗慢啜,有的闭目养神,神色间多是“姑且一听”的淡漠。

最让人意外的是,讲经堂的侧门处,竟设了一张单独的案几,常山王周振端坐其上,玄色锦袍衬得他面色愈发沉肃。

在他身边站着的周巡,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不时盯着讲经堂的讲坛,好奇那个给自己讲物理的少年教授今天会讲什么。

讲经堂内的学子更是挤得满满当当,这些都是崇文书院的优秀弟子,听说有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来当什么客座教授,让崇文书院的学子们十分好奇究竟是何等的人才能那么轻慢骄傲。

丁一夏青山也在人群中,他们是极少数担心方宁的人,尤其是听到了周围议论沸天,无一例外都在吐槽方宁大言不惭。

温吞则没有坐在几位师兄弟的中间,他干脆搬了张小板凳,坐在靠近讲坛的位置,见方宁进来,站起来对着自己的结拜兄弟大挥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