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文侠(1 / 2)

讲到了崇文书院的老院长陈长风,胡连的脸上露出了肃然起敬的神色,显然是对这位五十年前的先辈人物风采仰慕的紧。

“然后,打擂的结局相信方总也能猜到了吧?”

方宁点点头,道:“我想知道,武安郡输的有多惨?”

“很惨。一共打擂十局,前五局,武安郡完败。后来武安郡第一高手尚奔雷出手,才赢了第六局。尚奔雷挑衅陈老院长,声言一局定输赢。明眼人都知道,这尚奔雷是没招了,因为只要再输一局,武安郡就得认赌服输。”

“但陈老院长并没有出手,只是让他的关门弟子出场,三十招内,击败尚奔雷,彻底绝了武安郡武人的希望。”

“后来,武安郡每家每户都要送孩子去学堂读书,然后从中择优才能进入到崇文书院精进修行。而且,尚奔雷后来也进了学院,开始苦读圣贤书了,后来成为了书院里的老师。”

方宁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许久才道:“早知道我进崇文书院更好了,这不就是军事院校吗?更适合我呀。”

胡连却道:“方总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是因为你是我的领导我才这么说的,是因为方总要进的太学院才是整个大周皇朝的最高学府。崇文学院的学生如果要深造也需要考入太学院,那可是千万人过独木桥的录取比例啊。”

跟方宁在一起时间久了,胡连自然而然也就学了方宁的一些日常用语,尤其是他从未听过的一些新鲜词汇,都会被胡连记载一个小本子上,时不时的向方宁请教。

方宁也乐得找一个能和自己说“家乡话”的人,也经常性地用“家乡话”与胡连交流。

胡连继续说道:“况且,太学院里学科门类齐全,其中的武学军事是最重要的一类,方总若是进入到这样的学院学习深造,绝对没有问题。”

“真的嘛?我还以为太学院里教出来的学生都是文绉绉的书生士人呢。”

“确实太学院里出来的书生士人占大多数,但像陈长风这样文武双全的人也不在少数。是的,崇文书院的老院长陈长风就是出自太学院,可以说,天下书院学府的院长,十分之八都与太学院有纠缠不清的瓜葛。”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

胡连也是文人出身,只可惜没有进入到那个书院学府深造,毕竟书院学府的入门槛就得是举人身份,也就是得经过乡试合格才行,但胡连屡试不中,才最后投笔从戎。

但他对天下的书院学府知之甚详,列举出来,对崇文书院甚是推崇,毕竟能够做到“以文安武”这种事非常人能为之。

也就只有在武安郡,才有崇文书院这样特殊的存在,才能产生文侠这个特殊的群体。

而从一路走来的田间地头,方宁也能够管中窥一豹,看得出来这武安郡的农业生产生活与下阳郡的大不相同,田里耕作的农夫辛勤耕作还不时会唱起田间号子,给人一种自满自足的欣喜感。

也是,在武安郡这样文侠遍地的地方,土豪劣绅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啊,有的话,怕也早就被文侠们给扫荡干净了。

这一点,也让方宁非常的感兴趣。

这也让方宁临时改变了形成,直奔崇文学院的方向前进,也想感受一下被胡连特别推崇的崇文书院究竟如何的神圣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