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正午,校场周围就围的人山人海。
不光是鸳鸯阵、枪盾兵、骑兵、虎啸营、破锋营、撼山营、无当营,还有数千有追求的屯田兵都来了。
薛家子弟、徐道覆、张法顺等一众幕僚也来了不少。
王愔之站上高台,拿着喇叭,大声道:“武经中,讲过最基础的武学,今后几日,我再给大家着重讲一讲,安民兄,请上台与我过过手。”
说着,就把外袍脱下,随手丢给了薛银瓶。
薛安民是薛家子弟中,少有几个能跟他在一起站桩的,于是步上高台。
王愔之道:“我们先过两手八极拳,就用铁山靠来打!”
“好!”
薛安民跃跃欲试。
铁山靠是八极拳的杀招,力量极大,要诀是顶、抱、单、提、挎、缠。
二人立刻战作了一团。
底下人看的仔细,有不了解王愔之的,对这一身功夫啧啧称奇。
一趟打完,王愔之问道:“安民兄可看出了名堂?”
“这……”
薛安民沉吟道:“铁山靠以顶心肘发力,猛则猛矣,但出拳慢,呆板不灵活,打不到人极易露出自己的破绽,在战场中,若不能一击必杀,就会被敌所趁。”
“拿两个圆盾过来!”
王愔之回头吩咐。
“诺!”
奴奴取了两只圆盾,分递给王愔之与薛安民。
王愔之将圆盾套在左手小臂上,又示意薛安民如法炮制,便道:“再来试试!”
薛安民似是明白了什么,眼神大亮,快步跑向王愔之,一拳狠狠砸去,王愔之拿盾一顶,肩膀猛撞。
薛安民也及时出盾,顶住王愔之的肩膀。
砰的一声闷响,二人同时退开数步。
“哈哈,我懂了!”
薛安民哈哈一笑:“此乃刀盾兵专用的拳法,以盾牌冲撞于敌,右手持刀、或持斧、木棓随后猛击,敌必毙命!”
“不错!”
王愔之笑着点头:“所有的拳法,都是于战阵中总结出来,很多人和我站过三体式,但极少有人能站出意境。
还有人抱怨,说这个抱架进不好打,退不好守,站不出意境又有何用?
无妨!
今日我教大家一个取巧的法子。
“拿一杆长枪,再于枪尖栓个秤砣过来。”
“噢噢!”
奴奴又跑一旁,拿了根丈八长枪,在枪尖系上了一根秤砣。
“薛雀儿!”
王愔之招了招手:“你总说站三体式不得要领,今日我便教你,上来拿着!”
“嘿嘿!”
薛雀儿挠了挠了后脑壳,一溜烟跑上台,接过丈八长枪,双手持握,站起三体式。
“如骑马般摇起来!”
王愔之吩咐道。
薛雀儿幻想胯下骑着匹马,身体随着马匹的颠簸从而前后摇动,那枪尖系着的秤砣也开始晃动起来。
并且幅度越来越大。
因着杠杆原理,薛雀儿就觉有一股巨力在拽动长枪,几乎枪都拿不稳了。
不过王愔之器重薛雀儿不是没有原因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薛雀儿有一股灵性,很纯净,相处起来也很舒服。
又曾笑言,薛雀儿如果是女子,那他说什么也要把薛雀儿收入房中。
薛雀儿很是委屈,嘟囔着说自己不好男风。
王愔之气的一脚将他踹了出去。
还别说,薛雀儿确实有灵性,渐渐地,掌握了要领。
身体开始带着枪尖的秤砣摇摆,幅度与节奏,越发的处于掌控之中。
“哈哈~~”
突地薛雀儿哈哈一笑,枪尖一甩,将秤砣甩飞,然后一枪刺出,又疾又快,枪尖却飘忽不定。
随即大开大阖,舞起了长枪。
风声呼啸中,枪出如龙,抖、刺、挑等基本架式,渐渐娴熟,衔接转圜处的生涩也为流畅所取代,显然枪法大进。
薛安民、薛安邦、薛根等一众薛家子弟看呆了。
系个秤砣站三体式真有这么好的效果?
特别是奴奴和薛丽妃,即便王愔之给她们开过小灶,也没有大的进展,主要是心难定,如今却是看到了希望,均是跃跃欲试。
要知道,枪法每前进一小步,在战场上,保命的几率能提升一大截。
王愔之也暗暗点头,其实形意拳就是从枪法中总结出来,并且祖师爷不止一个人,多是元代因民间禁武,宋朝将门世家被迫将枪法简化为拳法,以拳法传承。
以待天下有变,就可以迅速拿起武器战斗。
其余什么八卦掌、太极拳、八极拳莫不如是。
所以很多人说传武看上去别扭,但是拿上器械,就不别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