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婢女奉上茶水。
何会想把王愔之请入主座,被婉拒了,于是分宾主落坐,一边品茶,一边随意交谈。
凭心而论,穿越到这个时代,饮食他渐渐习惯了,毕竟不吃会饿死,再难吃也得吃,在不停的心理建设之下,他接受了当时的饮食。
可是茶水怎么都喝不惯,茶里加胡椒、姜黄等各种调料一起煮,味道怪怪的。
其实他能理解,煮茶除了当饮料饮用,还起到药汤的作用,胡椒、姜黄等一众佐料,都是能杀菌消毒的。
茗茶是自唐朝开始,那时天下富足,人人能吃饱,吃饱饭,身体自然好,免疫力强,就不需要在茶里添加各种辅料。
难道唐朝以前的人不知道煮茶难喝吗?
显然不可能。
但他们偏偏要喝,因为煮茶能救命。
这让他对于推于炒茶不得不慎重。
没一会子,何澹之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何叔!”
王愔之站起来拱手。
“父亲!”
何会也站了起来。
“嗯!”
何澹之略一点头,就问道:“汝父可知郎君来京口?”
“不知!“
王愔之笑道:“小侄此来,是为还钱!”
说着,向外使了个眼色。
四名军士各抬着两个箱子进来。
把第一个箱子打开,满满的大钱!
远远超出了四车石灰的价格。
石灰作为最基础的建材,并不昂贵,寻常百姓家,都能用得起石类糊墙。
“使不得,使不得!”
何澹之连连摆手。
这不是贿赂么?
话说他也不是那种清廉的人物,借着身为王恭参军的机会,捞了不少便利,可是收钱要看是谁的钱。
老领导家公子的钱,收了岂不尴尬?
王愔之笑道:“何叔先莫推辞,再请看!”
又有军士打开另一口箱子,装了几叠大白纸和四罐白糖。
“这是……”
何澹之微拧起眉心。
王愔之道:“这是小侄庄上出的白纸和白糖,实不相瞒,是以左伯纸与饴糖精制而来,价格是原物的三倍,在建康供不应求。”
“什么?这么贵也有人买?”
何会大吃一惊。
王愔之笑道:“士族不缺钱,只要东西好,再贵都舍得掏钱,如今建康市面上的左伯纸与饴糖已被我采购一空,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有货源。
故而想请托何叔帮我采买,另京口乃钱粮集散之地,想必白纸和白糖京可通过京口卖入三吴乃至于会稽一带。
请恕小侄唐突,愿与何叔合作在京口售卖,所得利钱何叔取三成,如何?”
老实说,与老领导的儿子合伙做买卖,何澹之真拉不这张脸,可是财帛动人心啊。
如此之高的价格,自己仅仅是分销,就得能三成利,一年下来,得挣多少钱?
这不比种地强?
几次他都想婉拒,却是如梗在喉,就是说不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