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辈子都在和钢铁木料打交道,自诩为大明最顶尖的匠人。可眼前这群人的工作方式,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在老工匠的观念里,打造一件器物,靠的是老师傅的经验和手感,每一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可这群人,却像是在……演算一道算学题。
他们精确的计算着炉温,严格的控制着时间,用模具保证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都分毫不差。
这已经不是“匠艺”,而是一种……“科学”。
仅仅三个时辰后。
当最后一座高炉的火焰熄灭,一百根黝黑锃亮,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车轴,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每一根车轴,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论是长度、粗细,还是两端卡口的尺寸,都惊人的一致。
公输班随手拿起两根车轴,又取来两个规格相同的车轮。
“咔哒”一声,车轮被轻松的安装了上去,转动顺滑,严丝合缝。
他又将两个车轮卸下,换到另外两根车轴上,依旧是完美契合。
“院长,一百具标准化车轴,全部完工,良品率,百分之百。”公输班平静的汇报道。
整个码头,一片死寂。
那些工部的老工匠们,一个个面如死灰。他们知道,自己的时代,结束了。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无比粗重。
他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那些冰冷而光滑的车轴。
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工业”。
那不是一两个天才工匠的灵光一现。
那是一个可以被复制,可以被量产的,恐怖的体系!
一个,足以碾碎所有传统手工业的,降维打击!
他征战一生,自认为看遍了世间英雄。可直到今天,他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无知。
他辛苦建立起来的大明王朝,在他这位大哥的眼中,或许,真的只是一个粗陋的手工作坊而已。
回到皇宫的路上,朱元璋一言不发。
直到进入暖阁,他才猛地转身,对着陈玄,深深的,深深的作了一揖。
“大哥,咱……服了!”
这位开国帝王,第一次在自己的臣子,在自己的兄弟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从今天起,你说的那个‘皇家工业总署’,咱准了!你,就是第一任总督,总领大明一切工业事宜!公输班和你带来的那些人,任你调用!”
“咱只有一个要求!”朱元璋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火焰,“给咱造出定远舰!越多越好!”
陈玄扶起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重八,工厂和工人,已经就位了。”
“接下来,是时候让全世界的‘投资人’,看一看我们的‘产品’了。”
“传我的命令,三日后,在工业区,举办一场‘大明皇家技术博览会’。”
“这出戏,该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