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问题,如同一桶冷水,浇在了刚刚还火热的气氛上。
是啊,有了船,谁来开?
这不再是那个水手们喊着号子,凭着经验和勇氣就能纵横四海的时代了。
眼前的“镇远号”是一头结构复杂、需要精密协作才能驯服的钢铁巨兽。
让一群连阿拉伯数字都认不全的老水手去驾驭它,无异于让一个孩童去舞动千斤巨锤,不仅毫无用处,反而会伤了自己。
朱棣的眉头也紧紧锁起。
他很清楚,一支军队的灵魂,是人。没有合格的士兵,再强大的武器,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大伯,父皇说得对。”朱棣沉声道,“这种铁甲舰,对士兵的要求太高了。恐怕,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训练方法,从零开始培养。”
“从零开始?”朱元璋哼了一声,“等我们的人教会了,那群红毛鬼的舰队,恐怕已经打到应天府了!”
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然而,陈玄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
他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问题。
“谁说,我们要从零开始?”
陈玄神秘一笑,对着身后的钱万三点了点头。
钱万三会意,快步离去,片刻之后,领着一队约莫百人,穿着统一蓝色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些年轻人,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岁,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求知的光芒。他们看到陈玄,齐刷刷地停下脚步,右手握拳,横在胸前,行了一个奇特的军礼。
“院长好!”
声音整齐划一,响彻船坞。
院长?
朱元璋和朱棣都愣住了。
陈玄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朱元璋父子介绍道:“给你们介绍一下,大明皇家理工学院,船舶动力与武器系统专业,第一届毕业生。”
“早在三年前,我建立理工学院的时候,就秘密开设了这些专业。”
“这三年里,他们学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微积分、流体力学、材料工程和热力学定律。”
“他们每天接触的,不是笔墨纸砚,而是齿轮、杠杆、蒸汽机模型和火炮设计图。”
陈玄指着那群年轻人,就像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他们,就是我为这支新舰队,准备的第一批‘种子’!”
朱元璋和朱棣,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三年前!
当他们还在为北元和倭寇烦恼时,陈玄就已经在为今天,为大明的未来,布局了!
这种深不可测的远见,已经超出了他们能理解的范畴。
“所以,重八,四弟。”陈玄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你们现在还担心,没人会开船吗?”
“不……不担心了……”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中是掩饰不住的狂喜。
朱棣更是激动地上前一步,他看着那为首的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虽然年轻,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如刀,自有一股军人的沉稳气质。
“你叫什么名字?”朱棣问道。
“报告靖海王殿下!学生邓世昌,向您报到!”那年轻人朗声回答,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