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绝世唐门之天启 > 第10章 第一堂课的谎言

第10章 第一堂课的谎言(1 / 2)

朱明玥与母亲朱明绮一同乘坐马车,离开了皇宫,前往星罗国家学院。马车在星罗城宽阔平整的街道上行驶,两旁的建筑风格古朴而庄严,彰显着这座千年古都的底蕴。

很快,马车便抵达了星罗国家学院的门口。与史莱克学院那种隐藏于山林之中的神秘不同,星罗国家学院坐落于星罗城的核心区域,与皇宫遥遥相望,其建筑风格也更显恢弘大气,充满了皇家气派。

学院的大门是一座高达十余米的巨大拱门,由洁白的巨石砌成,拱门上方雕刻着星罗帝国的国徽——星冠图案,以及“星罗国家学院”六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阳光照耀下,金字熠熠生辉,散发着威严与荣耀。

大门两侧,是两排高大挺拔的骑士雕像,他们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仿佛在守护着这座知识的殿堂。雕像的材质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更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气。

透过拱门向内望去,可以看到宽阔的广场和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喷泉,泉水从雕刻精美的神兽口中喷涌而出,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教学楼多为三到五层的建筑,墙体采用与皇宫类似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古典韵味。楼宇之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环境清幽雅致。

学院的占地面积非常广阔,除了教学区,还有专门的修炼区、魂导器研究区、图书馆、以及供学员和导师居住的生活区。每一处建筑都规划得井井有条,既彰显了皇家学院的威严,又不失学术氛围的浓厚。

此刻,学院门口人来人往,大多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送行的家长。他们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毕竟,能进入星罗国家学院学习,是许多星罗帝国年轻魂师的梦想。作为星罗帝国第一魂师学院,虽然在魂师方面学生无论平均还是尖端水平都要逊色于史莱克但也没有太夸张,且论魂导技术绝对要超过史莱克,毕竟双方科研经费差距巨大,史莱克城就算是天下第一城也终究是座城,星罗国家学院有整个星罗帝国支持

朱明玥从马车上下来,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这座即将开始她学院生涯的地方。她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她那绝世的容颜和清冷的气质,让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如同鹤立鸡群。

朱明玥在学院门口那块巨大的新生名单上,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朱明玥,魂导系三组”。确认无误后,她便径直走向了新生报到处。

作为星罗帝国的第一学院,星罗国家学院的住宿条件自然是极好的。朱明玥被分配到了一间单人宿舍。宿舍不大,但布置得干净整洁,床铺、书桌、衣柜等一应俱全,还有一个独立的盥洗室。对于习惯了公爵府奢华生活的朱明玥来说,这样的条件虽然简单,但也算舒适。

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朱明玥便按照课程表,前往魂导系的教学楼,准备上她的第一堂课。

魂导系的教室宽敞明亮,但人数并不多,毕竟在原属斗罗三国中魂师的地位是要明显高于魂导师的,在这里甚至没有一所以魂导师学院命名的学院,因此一年级就报名魂导系的学生相当少,大多数学生都是现在武魂系进修过几年后再考虑是否转入魂导系。也正因如此魂导系没有年级之分,只有不同的组别,理论知识以讲课的方式去传授,讲课结束后便是去实践这些理论。

朱明玥坐在教室的前排,安静地听着导师的讲解。魂导系的教室与魂师系的教室风格迥异,这里没有宽阔的场地供学员们实战演练,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摆满了各种精密仪器和材料的实验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能量的特殊气味。

讲台上的导师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长袍,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魂导科技的热情。他正在讲解魂导器能源的课题。

“……正如大家所知,魂导器的驱动离不开魂力。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替代能源。”导师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教室里回荡,“现代一些基础的、民用的大型魂导器,比如城市照明系统、远距离通讯装置,虽然其核心依然需要魂力进行引导和稳定,但主要的能量供给,已经可以部分依赖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进行转化。这极大地降低了对魂师的依赖,也使得魂导科技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民众。”

台下的学生们认真地听着,不时有人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导师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同学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替代能源目前仅限于低功率、非战斗型的魂导器。所有具备强大杀伤力的魂导武器,无论是单兵装备还是大型战争器械,其核心能源依然必须是纯粹的、高强度的魂力!因为只有魂力,才能在瞬间爆发出驱动那些精密核心法阵所需的庞大能量,也只有魂师的精神力,才能精准地操控那些复杂的攻击序列。”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带着一丝告诫的意味:“因此,我提醒在座的各位,即便你们选择了魂导系,也绝对不能忽视自身魂力的修炼。一名高阶的魂导师,首先必须是一名拥有强大魂力支撑的魂师。没有足够的魂力,你们就无法驱动更高级别的魂导器,更无法在魂导科技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魂力,依然是你们未来成就的基石。”

讲台上的老者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们。他似乎很满意学生们的认真态度。就在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