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乖乖地站到了一边,不再说话。
陶成道和马顿上前,向朱元璋和朱祁铄介绍热气球和大明的蒸汽马车。
说是马车,其实并不依靠马力了,只是大家称呼习惯了。
看着已经飞上天的巨大热气球,朱祁铄露出欣慰。
穿越回大明,终究是造出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了。
“这些天,去应天府各处宣传,就说七天后,大明要进行第一次载人飞天和第一次试验蒸汽马车。”
朱祁铄向礼部的官员吩咐道。
工部这场地里,六部的官员都到了,就是为了亲眼看看那工部传出来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武将们更是兴奋,他们能够想象,有热气球和蒸汽马车这等产物,战场上,他们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真神奇啊!”
“竟然可以任何人力、畜力,就可以动,那以后良田的灌溉,岂不是就更加容易了?”
“据工部的人说,那蒸汽马车还是初步阶段,继续发展的话,还可以组成列车,到时候速度比千里马还快,一天时间便可以从岭南到漠北,真是神奇。”
“原来天幕上出现的那些一节一节的车厢,便是蒸汽马车?”
“有此二物,大明便可以驱逐平定漠北了。”
六部的官员们议论纷纷。
朱祁铄微笑,见到大家为生产出这种器物而骄傲,他很有成就感。
……
大明,已临近中秋,街道上,商户们都在吆喝着卖月饼。
为了打广告,人们将天幕上那传单的营销方式学了下来,也跟着发传单。
“月饼咯!吃团圆月饼咯!外卖送上门的月饼咯!”
传单上,写着:不是所有的月饼都叫“心意”,咬一口,满是匠心与温度。
大家的脸上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毕竟,以后可是伟大的明王殿下统领他们。
就在大家乐得其中的时候,大街上突然被另外的消息取代,人人奔走相告。
“大明朝将于七天后进行首次载人飞天和首次蒸汽马车试验。”
这消息,每个字,大家看得懂,但合在一起,他们看不懂。
飞天?人还能飞天?
蒸汽马车又是什么?
人们议论纷纷。
“想那么多作甚,咱们去说书馆问一问吴大娘不就不行了?她可是号称消息百事通。”
有人提议。
是啊,想不明白,去问一问吴大娘就明白了。
于是大伙一拥而上,将说书馆附近的几条街道全给占了,搞得应天府的衙门压力倍增,最后调集军营来维护秩序。
吴大娘的解释也很简单:“就是人可以安全地飞上空,马车可以自动行驶。”
最多的,她也不多说了。
大伙儿经过这一个解释,才算是听得明白了一点。
可他们的大脑,还是晕乎乎的。
咋咱大明前几天还拿着冷兵器和别人干仗,今天就能飞天了?还说马车可以不用人力、畜力自己动?
应天府的人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可这消息,是大明礼部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