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争个第一宠臣有必要吗?要是让我穿越到昭启年代,要是能让我做个第二宠臣,就算是给我封个公爵,我也愿意啊!”
“可怜的朱大人和卢大人,一直都在中祖的掌控之中,他俩的争斗,是中祖故意促使的,中祖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噱头卖报纸……要知道,报纸的收入,后面成为了大明的一个重要财政来源……”
“这些朝中重臣的花边新闻,大明的老百姓们最是喜爱,一经推出,便火爆了整个大明。”
“《大明日报》半月一期,大明的百姓到后面人手一份,里面涵盖了当时大明的政策,大明对海外的探索,朝堂中发生的趣事,天下发生的乐子,以及一些民间广告和婚事,包罗万象。”
“甚至还教人什么外野外求生,以及教人各种手艺如何自力更生,例如烧烤、烧饼。”
“听说那时候大明的乞丐,也要买一份报纸看着,很多乞丐就是学了报纸里面的手艺摆脱了乞丐身份。”
……
大明·应天府·奉天殿——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呐!”有大臣见到卢忠和朱骥如此争宠,怒斥他俩简直就是败坏士绅的形象。
“陛下!臣等皆忠臣于天子,可如何行径,实在是有辱斯文,让人不耻,定不可助推此种风气,还请陛下劝告明王,万不可沉迷臣子们的恭维啊!”
“俗话说,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臣就要明王沉迷于这种恭维,荒废了政务!”
有大臣劝谏。
朱元璋也是紧皱眉头,他印象中,朱祁铄不会是这种沉迷臣子恭维,鼓励臣子争宠的人,若是这样做,也是为了朝堂平衡。
但现在朝堂都在他的掌控中,他没必要这样做啊。
直到天幕说出朱祁铄是为了制造噱头卖报纸,朱元璋才恍然大悟。
之前斥责的大臣也是愣住了,不是,还能这样玩?
但是,这也是变相地鼓励士绅在皇帝面前丧失气节啊,几个大臣犹豫,大明的财政确实重要。
可大明臣子的气节,一样重要啊,还是在报纸中发行,会影响到整个大明百姓的气节,难道明王意识不到这其中的问题?还是说明王另有手段消弭这次的消极影响?
不确定,再看看。
天幕——
【与卢忠还有朱骥二人争宠的方式不同,申佑、沐璘和孟怀安争宠的方式,便高级多了】
【尤其是在对外战争中,沐璘和孟怀安是将大明的气节贯彻到底,让大明的百姓们更有了荣誉感和参与感】
【他们的故事也经常在《大明日报》上连载,是《大明日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中祖还亲自夸奖他们三人:“镇家国,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朕不如(申)佑;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朕不如(沐)璘、怀安;朕有此三人,大明天下可安,朕才可威加海内,安得猛士守四方。”】
【孟怀安的故事,还要从阿剌知院率领大军北归,背刺俺檀汗开始说起,也是这一战,孟怀安向世人证明了,中祖的眼光不差,没有选错人】
【就像汉武帝当年抽到SSR武将卡卫青和霍去病一样,中祖也抽到了属于他的SSR武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