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铄想了想,放弃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现在的大明,要是完全跨过海洋去征服倭国,不是不行,但是风险太高了。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风险太高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去做。
那只会让统治者爽了,但苦的是天下万民。
只能等之后大明的船只技术更加发达了,再去进攻了。
……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沉默了,他没有想到,他大明的明王,竟然是如此的……如此的雄主。
他……真的是朱瞻基那小子的种?天幕可不止一次批评朱瞻基那小子摆烂了。
大明的帝王,的确需要这样的,不仅要有骨气,还要敢打敢拼。
有朱祁铄,是大明之福,是万民之幸。
天幕——
【现在,大家便知道中祖和孟怀安战神是怎样认识的了吧?】
【等到中祖将整个朝堂变成主战派,开启北伐的时候,他便将孟怀安提拔为主帅之一,让他带领大明的军队收复京师】
【而这一次的战争,中祖准备充足】
【孟家世代都是从事纺织产业的,在中祖的帮助下,孟家的纺织产业快速进步,促进了大明商品经济的流通】
【大明也在中祖的积蓄力量中不断变强,那一次抄家中,抄出来了大量钱财】
【之前中祖要求大臣们捐献家产的时候,那些大臣一个个哭穷,等到中祖把他们灭族,发现这些主和派的大臣富可敌国不为过】
【那些被抄家灭族的大臣,那家里的粮食,那家里的金银,甚至可以养一年大明的官员俸禄】
【在这样的“开源节流”中,大明越来越富有了,中祖给北伐大军准备的后勤也储备得越来越丰富】
【根据当时一些大臣的回忆录,在当时中祖的眼中,大明上上下下,任何事情,都要为“收复故土”让路,“还于旧都”是大明当时优先级最高的决策】
【如此,大明两线开战了,一线收复故土,一线南下安南】
【整个大明的朝堂都是斗志昂扬,没有谁会觉得大明会输】
【而在陷入内斗的草原,准噶尔帝国的俺檀汗,也是知道了大明北伐的信息,他心下一计,便让朱祁镇再次登基称帝,建立大明,史称“伪明”】
【这也是朱祁镇第三次当皇帝,而朱祁镇对此并不抗拒,他彻彻底底从大明的皇帝沦落成为了准噶尔的走狗】
草原·准噶尔王庭——
俺檀汗知道了大明北伐的信息,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大明之前的那个滇王,现在的皇帝,可不像现在这个朱祁镇这个孬种一样。
俺檀汗看着跪在地上的朱祁镇,他已经封朱祁镇为[南国侯],他自己也早就驱逐了黄金家族的子嗣,自称大汗:
“南国侯,你大明想收复故土,你怎么看?”
朱祁镇跪在地上,表示臣服,谄媚道:
“大汗,那朱祁铄篡我皇位,乱我大明,现在竟然还言之凿凿要收复故土,那故土怎么来的,我还能不知道吗?
“那顺天府本来就是大汗您祖上的,我大明不过也是从大汗的祖上抢过来的,那朱祁铄才是入侵者,何来收复故土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