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终究出身小圣贤庄,师承荀况,乃儒家当代翘楚。”
嬴政的声音如同寒冰摩擦,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审视。
“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难道小圣贤庄,难道儒家…就当真毫无察觉?毫无责任吗?”
“若单单仅处罚张良一人,朕觉得…似乎有些轻了!”
轰!!!
此言一出,如同晴天霹雳,狠狠炸响在淳于越等儒家官员的头顶!
他们瞬间脸色惨白如纸,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
陛下这是……
要对儒家下手了?!
淳于越心中疯狂叫苦,冷汗瞬间湿透了朝服。
他下意识地想要出列辩解,却发现自己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绝望地想到,一向能为儒家说上几句话的长公子扶苏,此刻还远在南疆历练,朝中还有谁能为他们儒家求情?
一股巨大的恐惧和绝望。
瞬间攫住了所有儒家出身官员的心脏!
就在整个朝堂被始皇那冰冷的问责压得喘不过气之际。
赢子夜再次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开口,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死寂。
“父皇息怒。”
“儿臣以为,小圣贤庄或有失察之责,然儒家学说,于教化百姓,规范伦理,确有其可取之处。”
“若因张良一人而彻底否定儒家,恐寒了天下向学之心,亦非帝国之福。”
他这话看似在为儒家开脱,让淳于越等人看到一丝希望,感激地望向他!!
然而,赢子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再次沉入谷底!
不,是坠入更深的冰窟!
“然,父皇所虑极是!”
“诸子百家,超然物外,自成一统,虽依附于帝国,却不受帝国直接辖制,此确为隐患之根源。”
“长此以往,难免再生出第二个、第三个张良!”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开创性,不容置疑的决断。
“故,儿臣斗胆进言!”
“与其因噎废食,不如革故鼎新!”
“儿臣提议!非废百家之学,而当废百家之名!!”
“废名?”
珠帘之后,传来嬴政略带疑问却已然感兴趣的声音。
满朝文武亦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正是!”
赢子夜目光灼灼,掷地有声。
“自今日始,天下间,不可再有人私相授受,随意自称儒家弟子、法家门人、墨家传承!”
“所有学派名号,传承之权,收徒之资格,尽数收归帝国!!”
他详细阐释道。
“唯有通过帝国科举选拔,由朝廷认可,授其官职,赐其印信者,方可代表其学派,传授其学说!”
“其所著文章,需经朝廷审核!”
“其所收门徒,需在官府登记造册!”
“未经帝国认可之传承,皆为私学,皆为异端!”
“如此一来,看似提升了百家之学的地位,使其成为官学正统。”
“实则却是将诸子百家所有的传承,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未来,都牢牢钳制于帝国的掌心之中!”
“从此,天下只有一种百家,那便是帝国的百家!”
“只有一种学说,那便是能用于大秦的学说!!!”
轰!
这番话,如同九天惊雷,在麒麟殿内每一个人的脑海中炸响!!
冯去疾、蒙恬等重臣瞬间瞪大了眼睛。
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废名”之举背后那可怕深远的意图!
这不是毁灭,这是更高明彻底的征服和吞并!
这是要从根子上,断绝诸子百家独立存在的土壤!
李斯虽然早已听过这等言论,但此刻依旧感到心潮澎湃,看向赢子夜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光芒。
而淳于越等儒家官员,更是如同被抽走了魂魄,呆立当场!!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位六公子哪里是在帮儒家开脱,他是在用一把更温柔致命刀,阉割整个百家!
从此以后!
儒家将不再是那个“舍我其谁”的儒家!
而只是帝国允许存在,一个需要被认证的“官学”标签!
死寂!
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种极致的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御阶之上,等待着那最终的决断。
珠帘之后,良久无声。
终于,嬴政那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和绝对满意意味的声音缓缓响起。
“彩!”
“子夜此议,深得朕心!”
“革故鼎新,正本清源!此策大善!”
“便依你所奏执行!”
“具体细则,由你与丞相李斯共同拟定,昭告天下!”
“臣(儿臣)领旨!陛下圣明!”
赢子夜与李斯齐声应诺,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
一个时代,即将终结。
另一个由帝国绝对掌控的“百家争鸣”时代。
即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强行开启。
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那位立于百官之前,玄衣如墨,深不可测的六公子——
赢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