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异恐怖 > 一生走到老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英版的中秋节开始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英版的中秋节开始了(2 / 2)

姑娘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弯成了月牙,用生硬的中文说:“甜……像家。”这话刚落,后厨飘来陈露的声音:“徐涛!给客人端碗桂花甜汤!配月饼解腻!”徐涛应着跑去端汤,回头看见外国客人们举着月饼碰在一起,像碰杯似的,忽然觉得自己这几句蹩脚的英语,倒成了最好的桥梁。

忙到日头偏西,客源才渐渐稀了。王店长数着今天的收入,忽然指着门口笑:那几个外国客人又回来了,手里捧着束向日葵,非要送给“讲月亮故事的厨师们”。徐涛接过花,看见花瓣上还沾着点月饼屑,突然想起早上那句英语——原来不管是番茄酱还是桂花蜜,不管是“oo”(月亮)还是“月亮”,能让人心里发暖的滋味,从来都一样。

邢成义擦着锅铲,望着窗外渐渐升起的月亮,听见陈露和熊立雄在后院分剩下的月饼,徐涛正给外国客人教“中秋快乐”的发音。灶台上的余温还没散,混着月饼的甜香,倒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个团圆的日子。

暮色漫进素味斋时,徐涛正蹲在门槛上,教外国客人们用中文说“月饼好吃”。金发姑娘舌头打卷,把“好吃”说成了“好七”,逗得众人直笑,连檐角的灯笼都跟着晃了晃,红光照在他们沾着月饼屑的脸上,像落了层暖糖。

“得配茶才对味。”王店长端来壶刚泡的菊花茶,玻璃杯里的杭白菊慢慢舒展,“你们看这花瓣,泡开了像不像月亮?咱们中国人吃甜的,总爱配点苦的,就像日子,有甜有苦才周全。”外国小伙学着她的样子举杯,茶水沾在鼻尖,倒像粘了颗小露珠。

后厨里,陈露正把剩下的石榴籽装进玻璃罐,熊立雄凑过来帮忙,却不小心碰倒了糖罐,白砂糖哗哗淌进罐里。“这下成蜜饯了!”陈露又气又笑,舀起一勺往熊立雄嘴里塞,“尝尝?比月饼馅还甜。”熊立雄嚼着糖,忽然指着窗外:“快看,月亮爬上来了!”

众人都涌到院里,月亮刚过树梢,清辉淌在青石板上,像泼了层淡银。徐涛不知从哪摸出把吉他,拨弄着弦哼起不成调的曲子,外国客人们跟着拍手,金发姑娘忽然唱起本国的中秋歌谣,虽然听不懂词,那调子却和院子里的桂花香缠在一起,软软的,像块化不开的糖。

邢成义搬来张竹桌,摆上剩下的月饼、菊花茶,还有王店长特意留的桂花糖藕。张奶奶拎着孙子也来了,小家伙手里攥着块没吃完的素包,凑到外国小伙身边,把包着豆沙的那面递过去,咿咿呀呀说:“甜……给你。”

小伙笑着接过去,用刚学会的中文说:“谢……谢。”豆沙馅蹭在他嘴角,像抹了道红,张奶奶笑得眯起眼:“这洋小子,吃相倒跟我家娃一个样。”

正闹着,徐涛突然指着天空喊:“看云彩!”原来朵云飘过月亮,在地上投下团晃动的影,像只兔子在跑。“是玉兔!”陈露拍手,“嫦娥的兔子出来玩了!”外国客人们举着手机拍照,镜头里,月亮、桂树、笑着的人们,还有桌上的月饼,全都浸在月光里,像幅会动的画。

夜深了,外国客人要走,徐涛往他们包里塞了几块月饼:“回去热着吃,就像还在这儿一样。”金发姑娘抱了抱陈露,用中文说:“明年……还来。”

送走客人,院子里只剩他们几个。邢成义切开最后一块石榴发糕,月光落在糕上,红籽像撒了把星星。“今年这节,过得比在家还热闹。”陈露咬了口,甜香混着桂花香漫开来。

王店长望着月亮笑:“哪有什么里外,心里暖了,在哪儿都是家。”

徐涛突然站起来,对着月亮鞠了一躬,用英语说:“Thakyou,oo(谢谢你,月亮。)”又赶紧换成中文,“中秋快乐!”

大家都跟着笑,笑声撞在墙上,又弹回来,和着桂花香,飘向满街的月光里。灶房的灯还亮着,锅里的水咕嘟作响,像在说:这团圆的滋味,才刚开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