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离开(2 / 2)

姬云曦尚未察觉,只觉背心一痛,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透体而入。

她愕然回首,只来得及看清师兄沉静如水的侧脸,便眼前一黑,软倒下去。

这一掌,李阳拿捏得极准。

他深知师妹已修得他亲传的小轮回术,更身负超越神族的不死之身,寻常伤势顷刻可愈。

故而掌力之中,附上了一道“定魂”禁制。

此术不伤性命,却能将神魂暂锁于沉眠之境,非特定时辰或外力难以唤醒。

一道身影几乎在李阳出手的刹那便悄然浮现,正是风应天。

他目光扫过倒下的女儿,又看向李阳,眼中并无惊怒,唯有深沉的静默。

李阳亦无暇多言,小心地将师妹送入父亲怀中。

“师妹交予您了。”李阳语速极快,却字字清晰,“我有不得不做之事。她若跟随,我护不住。让她安心在此沉睡。若我……未能归来接她,切勿让她离开伏羲神族之地。”

风应天默然接过女儿,深深看了李阳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关切,有沉重,或许还有一丝未言的托付。

他未置一词,只是微微颔首,将姬云曦稳稳抱在怀中。

李阳不再耽搁,转身之际,气息已变。他目光扫过周围静候的诸多神官,无需多言,一种无形的威势自然流露。

“走!”

他低喝一声,身形已化作流光掠出。一众神官如影随形,簇拥着这位归来的“殿下”,瞬息间便穿越星空,重返那座悬浮于星海之上的古老岛屿。

然而,一落地,李阳心便往下一沉。

岛屿气息空寂,原本镇守于此的两股浩瀚帝君威压——斗姆元君与太阳神君——竟已消失无踪。

他们走了。

这不寻常的离去,如同最后一块拼图,彻底印证了李阳心中那最坏的猜想。一股寒意自脊背窜起。

他强自镇定,目光扫向迎上前来的神将,沉声问道:“老师和元君呢?去了何处?”

那神将躬身施礼,不敢怠慢,如实回禀:

“禀殿下,您一进入族地,两位帝君便即刻离去,并未留下任何话语。”

空气,霎时间凝固如冰。

心中最坏的预感被彻底证实,李阳不再有丝毫犹豫与停滞。

他眸光一凝,周身帝威轰然爆发,一枚蕴含无上权柄、刻印周天星辰轨迹的金色神令自其眉心浮现——正是“天帝敕令”!

神令光华大放,威严浩瀚,瞬间统御周遭法则。

“众神官听令!”李阳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随我前行!摆渡人,全速靠岸!”

若在别处,他心念一动便可撕裂星空,横渡星河。

但此地截然不同,极度靠近鸿蒙之初,弥漫着最原始的混沌法则,对一切神通法力有着绝对的压制。

强如李阳,若敢在此地妄动神通、强行飞跃,唯一的结果便是道体失衡,坠入下方那看似璀璨绚烂、实则危险无比的星河之中。

一旦坠入,那每一滴都重若万古星辰、蕴含鸿蒙重压的星河之水,会顷刻间将闯入者碾磨成最基础的粒子,要么化为虚无,要么成为滋养这方天地、孕育新生宇宙的养料。

因此,即便心急如焚,李阳也只能压下所有焦躁,遵循此地的古老规则,倚仗这特制的摆渡舟渡河。

古老的木舟在摆渡人的操控下,无声而迅疾地破开沉重如汞的星河之水,向着迷雾笼罩的对岸驶去。舟行过半,两岸的景色都隐没在混沌雾霭之中,唯有船桨划开水流的细微声响清晰可闻。

然而,就在此时——

正前方的混沌雾气毫无征兆地剧烈翻涌,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强行撕开。

另一艘样式古朴、大小相仿的摆渡船,竟悄无声息地穿透雾障,突兀地拦在了前方的航路上,恰好堵住了去路。

那船头之上,一道身影负手而立,身姿挺拔,仿佛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当李阳的目光穿透雾气,看清那伫立船头之人的面容时,他心头猛地一跳,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