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果断放弃拆解,将一枚微型电磁脉冲粘附弹贴在石碑背面,翻身从钟楼破窗跃下,落入下方浑浊的水塘。粘附弹引爆,微弱脉冲不足以摧毁石碑,却足以扰乱其频率输出数小时,为孩子们争取喘息时间。
第三道裂隙:加密的“摇篮曲”与陈刚的密码
带着石碑拓扑数据,李晴前往班加罗尔——亚洲神经科技黑市的核心。目标:寻找能解析这种远古拓扑纹路的专家。
在黑市边缘一家名为“拓扑羊皮卷”的破旧书店,她找到了老黑客维杰。书店里堆满过时的神经接口设备和纸质密码学典籍,空气是灰尘和焊锡的味道。
“啧…‘阿特拉斯’的边角料,掺了‘锚点’的新佐料。”维杰的电子义眼红光闪烁,枯瘦的手指划过全息投影上的石碑纹路,“这纹路是载体,真正传输的是调制其上的‘摇篮曲’——一种深层意识抑制代码。破解需要原始频率样本…”
李晴调出腕表中记录的“幽灵频率”碎片。维杰将其导入一台嗡嗡作响的量子退火破解机。数小时煎熬后,机器吐出一段扭曲的音频波形。维杰将其增强播放:
…嘶…宁静…归巢…嘶…坐标…摇篮…嘶…43.65°N,7.01°E…嘶…种子…萌芽…
坐标指向法国南部蔚蓝海岸的圣让卡普费拉——亿万富豪的避税天堂!而“摇篮”、“种子”的隐喻,结合石碑的“秩序之种”,指向一个更恐怖的推测:瑟琳娜在利用顶级富豪的神经静修设备作为“育床”,将“幽灵频率”植入其潜意识,培育效忠“锚点”的“秩序之种”!
突然,破解机屏幕闪烁,一段隐藏极深的二进制密文被自动导出,解码后是一张模糊的神经拓扑图谱和一行字:
“陈:频率即钥匙。‘钟摆’在两端。找‘裂隙之声’。”
陈刚的密码!他预见到频率解析会触发隐藏信息!“钟摆”是那个被刺穿的无限符号?“裂隙之声”是什么?图谱的拓扑结构与李晴的疤痕惊人相似,中心却多了一道撕裂的缝隙!
维杰的电子义眼骤然熄灭!书店灯光瞬间全黑!阴冷的风从门缝灌入。维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恐惧:“…你被标记了…‘钟摆’…它们来了…快走!”
余波:裂隙之声
李晴冲出书店,融入班加罗尔混乱的夜色。维杰的警告在耳边回响。圣让卡普费拉的坐标在神经接口中灼烧,陈刚的谜题在意识中盘旋。瑟琳娜的“幽灵频率”如同神经瘟疫,从贫民窟的寂静孩童蔓延至顶级富豪的静修密室。
她的左手疤痕在黑暗中隐隐搏动,与陈刚图谱中的“裂隙”产生共鸣。检察官的剑虽残,却成了探测意识边疆裂隙的探针。下一站,蔚蓝海岸。在富豪的堡垒与神经的牢笼间,“裂隙之声”或许正是撕裂“锚点”秩序的关键。而“钟摆”的阴影,已悄然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