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从容笃定(1 / 2)

然后她用一根特制的、更细更光滑的骨签(这是夏沫空间里自己原本的专业工具),以几乎可以忽略的力度,沿着玉璧和泥土的缝隙,如同进行最精密的微雕手术般,一点点地剥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主墓室只剩下夏沫轻微而稳定得呼吸声,以及工具与泥土、金玉接触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沙沙声。

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滑落,她几乎浑然不觉。李教授和队员们围在旁边,从最初的怀疑、紧张,渐渐变成了纯粹的震撼和钦佩。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韵律感和绝对的掌控力,仿佛这具沉睡千年的金缕玉衣,只认她这双手。

终于,那块精美的玉璧被完整无损地清理出来,温润的光泽在灯光下流淌。夏沫用宣纸仔细包裹好,挡在一旁的软垫上。她没有停下,继续转向更复杂的躯干部分网格。

“教授,”她一边清理,一边用平静无波的语调解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金丝脆弱,不能硬拽,必须顺着它的编制走向清理,避免产生扭力。玉片承重点在中心,边缘极其薄脆,清理附着物时,着力点要尽量靠近中心,边缘只能用’扫‘和’吸’的方式。泥土的湿度要严格控制,太干易崩,太湿容易引发内部结构变化……”

她的话语,句句切中要害,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指南,却又带着试驾者才有的深刻洞见。

李教授听着,眼神越来越明亮,心中的疑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喜和后生可畏的感慨。他意识到,这个看似娇弱的女知青,身上藏着难以想象的、或许是家学渊源带来的深厚底蕴。

当夏沫终于将一片巴掌大小、金丝缠绕这几片玉饰的关键区域清理得清晰可见,展现出其令人窒息的精妙工艺时,她停下了手,轻轻舒了一口气。

“暂时只能清理到这个程度。需要整体加固,用石膏绷带分段灌注支撑体,连同

她的结论清晰果断,给出了下一步最稳妥的方案。

现场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着的、由衷的赞叹。李教授机动地走上前,看着那在专业处理下重新焕发光彩的金缕衣局部,再看看一脸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寻常事的夏沫,用力地点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好!太好了!夏知青,就按你说的办!你……你真是帮了大忙了!不,时救了这件国宝!”

夏沫只是微微颔首,用棉花球轻轻擦拭一下指尖的微尘,目光再次投向泥土中那华贵而神秘的轮廓,眼神深处,是对历史的敬畏,以及一种与生俱来的、面对珍宝时的从容与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