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是老地方都地邪。
下午寻思了会儿福安的婚事儿。
晚上林老师就来家送请帖。
玉娟妹子要结婚啦。
人上点儿年纪,就爱听这些结婚生子的事儿。
杨远信问的仔细:“人是哪儿的?孩子咋样?怎么这么突然?”
林老师不好意思的笑笑:“本来也没认识多久,这不岁数也合适,也不准备大办,所以就定了下来。”
按林老师的说法,男方叫吴大勇,年龄二十一,文化程度跟玉娟一样是高小毕业。
现如今在灯市口那边的邮政支局工作。
老家是门头沟的,虽说不算远,可家里父母双亲都没了,一个叔叔是军转干部,带到城里给安排了个工作。
俩人在会计培训班里认识的,算是挺时髦的自由恋爱吧。
当然对外林老师说的是:“双方领导介绍的,上会计培训班儿的时候俩人正式认识了下。
孩子看着挺精神,大高个,小眼儿特别聚神,眼里有活儿,一个人住宿舍,衣服领子也没穿成车轴样儿。
来我们家一下午,院儿的坑坑洼洼都用碎砖给铺好了。”
杨远信更担心了:“男方那头就个叔叔,家里爹娘都没个帮衬,小两口能行吗?”
林老师哈哈一笑:“等结了婚,住我们家啊。
我们家房子住的下,
再说了,就是家里仨孩子都结婚,那也住的下。”
杨福平不解:“男方愿意吗?”
林老师点头:“乐意啊,单位分房还没有我们家宽敞呢,再说了,又不是当上门女婿,他有啥不乐意的。”
说完又多解释了两句:“福平啊,我们家人口单薄。
你婶子那头多少年都没联系了。
我这边儿,回老家连个上坟的地方都找不到。
别人家,听说女婿单蹦一个,可能不太乐意。
我这里,我倒是想让他们长长久久的住着呢。
要不然街道还得动员让租房子!
这事儿我跟他叔叔都商量过了,反正那头的婶子是挺乐意。
小吴自个儿也愿意。
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当个儿子养着,日久见人心。
毕竟白眼儿狼还是不常见。
再说了,我还有俩儿子看着呢,怕啥。”
杨远信听完之后,也乐乐呵呵的恭喜:“年岁相当,小两口又都有工作,以后日子肯定红红火火,日子我看定到了九月,那会儿天儿也有了点儿凉意,办事儿的话不冷不热正好。”
林老师眯眼笑:“找人和过日子了,这段时间,正好把房子给整整,屋里还是得有人气儿,老不住人坏的快。”
杨福平只抓住了一个重点:“租房这事儿,催这么急嘛?”
林老师摇头:“街道就是个建议,我们家确实人口少房间多,不过老是建议老是建议,长久了也不是个事儿。”
送走了林老师,杨福平问他爹:“要不咱们分个户?”
杨远信皱眉,不是很乐意:“政府能让你钻这空子?等等看吧。”
杨福平也没催,分户的话,肯定是自个儿小家一户,爹娘带着弟弟一户,就是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也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这事儿,确实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