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里视线受阻,不如加装舰船上的罗盘和牵星仪?
辨方向、测方位都能用。
机头加护栏防碰撞,机身再装上轨车的防侧翻装置,安全性更足。”
说到江湖通行,陈大匠眼睛一亮:
“可用折叠半自充气囊!
再配辅助支撑的封闭空管,材质选铜铝合金,轻便又能增浮力。
两侧装折叠叶片,展开后能扩大水面支撑面积,任它风浪也沉不了!”
众人你言我语间,一辆水陆通吃的战车轮廓已在图纸上渐渐清晰。
朱有建听着这些构想,脑中忽然闪过前世见过的气垫船——
那种水陆两用车虽灵巧,却受限于体积,载重远不够军用。
他本就不算军迷,对复杂的军事器械更是知之甚少,此刻见众人讨论得头头是道,早已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
“很好。”
朱有建颔首笑道,眼中带着满意,
“既然鲁总监你们已有这般清晰的思路,便着手制造吧。”
他指尖轻叩桌面,语气轻松,
“造出实物来,哪里不合适,哪里需要改进,咱们再看着调整便是。
实践出真知,总比纸上谈兵强。”
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活络起来,众人捧着图纸起身,脚步轻快地准备去筹备开工。
窗外的日光正好,照在他们脸上,映出几分跃跃欲试的期待——
或许用不了多久,一辆能翻山越岭、劈波斩浪的新式战车,便要在这世间诞生了。
御书房内的任务很快分派妥当,一道道指令如脉络般延伸开去:
化工工坊即刻启动重油提炼,确保战车动力之源充足;
卢大匠领命专攻子母弹制造,务求杀伤力精准可控;
陈大匠则牵头弹体铸造,严把金属成型的质量关;
许大匠与鲁总监更是被委以重任,需即刻召集轨车与车船工坊的大匠们,暂停手头所有杂务;
全力投入“全地形水陆战车”的研发与制造,务必抢在西南战事吃紧前拿出成品。
高宇顺接过的担子同样不轻。
他需带领“圣皇团”成员提前熟悉战车操作,将西南山川的舆图翻烂吃透,更要牵头编写出系统的布道手册——
此行不仅要解决活僵之患,还要将足迹延伸至遥远的莫卧儿王朝,让“神谕会”的光辉真正洒遍那片陌生的土地。
此次出征员额定为两千人,圣皇团太监四百余人加入,神谕会侍卫队全员,由高宇顺担任总领,其余人等由神谕会狂信徒组成。
谈及消灭活僵的核心装备排盾,众人皆知需批量赶制,若仍用手动锯树工具,怕是累死工匠也赶不上进度。
“得用蒸汽驱动的工具!”
鲁总监当机立断,
“体积要小,方便随军携带;
高热燃料得备足,传动装置必须小型化。
至于钢锯,如今炼钢技术已能炼出高韧性钢材,硬度和耐用度都够,尽可放心使用。”
拖曳重物的活儿则交给天门轨吊,许大匠补充道:
“轨吊得做成易拆易装的款式,结构最好能伸缩折叠,翻山越岭时才好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