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言情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589章 廷决东南,巡按回京(三)

第589章 廷决东南,巡按回京(三)(1 / 2)

山西镇守太监王坤更是“监军乱政”的典型。

他后来又先后监军宣府、大同、密云,靠着频繁告发各地巡抚总兵博得了崇祯的器重。

直到朱有建登基后,才对监军山西的太监动手。

当时王坤正在密云,被司礼监掌印王德化强行召回,最终落得个“大痛十八剐”的极刑。

这般残忍刑罚,若不是王德化深知其罪大恶极,断不会如此处置。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的监军太监们早已嚣张到干预朝政、随意诬陷官员的地步,给朝廷埋下了无数隐患。

朱有建虽也用太监,却与崇祯截然不同——

他图的是“便宜”。

靠着功勋台的奖惩机制,就能让太监们尽心办事,无需赐官赏银或分封土地。

他对朝堂文武勋贵本就生疏,连驸马都尉巩永固都认不全,自然不敢将要事托付给这些陌生人。

王坤其实也算倒霉。

朱有建向来不按“过去履历”论人,哪怕是奸臣,只要肯好好做事也能得重用;

可若瞎胡闹或尸位素餐,管你是谁都得靠边站,颇有几分昏君式的任性。

偏偏王坤撞在了枪口上——

朱有建突然想起晋商走私旧案,觉得没了保护伞,走私必然难以为继。

而当年的保护伞里,地方官员或降或亡,唯有监军太监仍有踪迹。

他一时动怒,便觉得“都砍了干净”,想法简单直接。

王德化更是“超额执行”,不仅把崇祯朝监军过山西的太监尽数处决,连远在南方的五名相关监军,都派番子千里迢迢去斩草除根。

王坤这档子旧账,自然躲不过去。

崇祯五年马士英行贿周延儒的事,真假或许还有争议;

但到了崇祯十四年,他确实靠行贿周延儒成功官复原职,在乱象丛生的崇祯朝能做到这点,也算是奇事一桩。

显然,若这位皇帝不是自缢殉国,单论朝堂乱象与治国成效,历史评价恐怕会低得多。

就在朝堂大佬们忙着处理南方土地置换的政务时,朱有建的心思早已扎进了研究院。

自从天然橡胶被发现,他便对动力机械有了新想法:

蒸汽轮机虽有诸多优点,却在轨车机头上暴露了短板——

提速慢、减速更慢,远不如活塞式往复运动灵活。

活塞运动给汽即动、停汽即止,提速减速都干脆利落,显然更适合轨车这类需要频繁调整速度的设备。

他琢磨着:

或许可以让轮机与活塞配合,轨车起步时用活塞快速提速,稳定运行后切换轮机续航,快到站时再切回活塞急减速,岂不两全其美?

于是鲁总监领命组建“活塞研究小组”,成员很快凑齐:

经验丰富的许大匠带着两位干儿子压阵,陈大匠和刘二卫匠虽算凑数,却也有几分手艺;

研镜工坊的优等生方云球来此学习,他之前做的空气炮因气密性太差,只能在皇庄打鱼玩,如今正想借着活塞研究解决技术难题;

最后还有个“围观群众”朱媺娖——

当然,这标签显然束缚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