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好多了。”小芋头活动了一下脚,觉得真的比刚才痛得好多了,就站起来走了几步,尽管还有些痛,但已不象刚才那样钻心了。
“嗨,这瓶伤药是你爷(父亲)在洋人药店里买来的外国货,二百文钱一瓶呢,还会错得了?好了,以后千万不要爬树了,记得吗?”
“嗯,记得了,”小芋头乖巧地答应着。这么顺从乖巧的小芋头可是从来没有过呢,金氏知道这是因为青柳在场的缘故,心里对青柳便越发地喜欢起来。
“俞妈,给这位小姑娘泡茶来!”金氏高声吩咐俞妈,听到俞妈在灶间里答应了,便站起来,把自己坐的凳子往青柳跟前拖了拖,拉住青柳的一只手,细细地打量着她,把青柳看得浑身不自在,刚想起身告辞,就见俞妈端着一只托盘进来,把一只有盖带底托的青花瓷茶盏放到她旁边的茶几上,然后退了出去。
这下青柳不好意思了,人家把茶都端上来了,你就急着告辞,这是不是有点不近情理呢?于是,她只好耐着性子听金氏问话。
“小姑娘是哪里人啊?”金氏抚摸着青柳的小手,摸到她手心里有老茧,知道小姑娘肯定是贫苦人家出身,心里又增加了一份欢喜。不是有一句老古话吗?叫做:嫁姑娘要嫁好人家(富人),讨媳妇要讨苦人家(穷人)。苦人家出身的小姑娘嫁过来后才不会挑东拣西,才不会好吃懒做,才晓得过日脚(日子)要节省,这户人家才会越做越好呢。
“哦,我是……嗯,是嘉兴的……”青柳迟疑了一下,她不想出自己生活的那个地方,凡事还是小心些好。于是就撒了个谎。
“啊哟,太好了!小姑娘也是浙江人呀,离我们老家湖州还很近的呢,我们可以算得是老乡了,哈哈……噢,老爷也来了……老爷过来过来!”金氏见到俞则成背双手进来,忙招呼他过来,“老爷,喜事呀,碰着老乡了呢!”
“大伯好!”看到俞则成。青柳忙站起来,对他鞠了一躬。
“嗯嗯,姑娘好。……呃。你的老乡就是这小姑娘么?”俞则成听了太太的话,看到屋里只有青柳是陌生面孔,便猜测着。
“是啊,小姑娘是嘉兴人,嘉兴离湖州很近的。你不是老乡是什么?”金氏对俞则成喜滋滋地解释道。
俞则成一听,哑然失笑,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嘉兴是嘉兴,湖州是湖州,怎么能将这两个地方混为一谈呢,但看到太太很是高兴的样子,知道她自十年前来上海后因交通不便就没有回去过,难免思乡情切。便也不去驳斥她。只是向青柳气地笑笑,声“请姑娘多坐一会”,就去了灶披间。他没有看到儿子脚上的伤。不然的话,肯定审起来没完。
“小姑娘今年芳龄多少啊?”金氏继续问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今年十六了,属狗的。”青柳答道,心里再一次不自在起来,心,小芋头的姆妈还真啰唆,怎么东问西问的问个不停了?
“喔哟,蛮配的呢,嘿嘿……”金氏一听,小姑娘虽然比小芋头大,但只大了一岁,倒也不碍事的,不是有句老古话“大娘子小男人,圆房就会抱小人”吗?要是能早点让我抱孙子,真是开心煞脱了,嘿嘿哈哈……再这小姑娘看上去比自家儿子懂事乖巧多了,应该镇得住这个小魔王的……
“哦,大婶,时间不早了,我要告辞了……”没容金氏再继续暇想下去,青柳便起身告辞。出于礼貌,她本想再坐一会儿陪小芋头姆妈再聊几句的,但是,她看到外面的天色已经在慢慢灰暗下来,心里不由发急,今天晚上还不知道要在哪里过夜呢,于是就急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