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吃过早饭,门口就有人在喊:“阿明,阿明!”
鲁昌轩听了眉头皱了皱,对鲁荣明:“三伯伯来叫你了,记住,以后不能自自话自作主张,你现在的主要事情就是读好圣人书,知道吧?”看到儿子虽然点着头但眼睛不时瞄向外面,知道儿子的心早已飞到外面去了,不由叹了口气:“去吧,你要记住,到了城里可不能让三伯伯买东买西的,晓得伐?”鲁荣明的头点得象小鸡啄米,巴望阿爸快点完,他就可以快点出去了。
“阿哥去哪里?我也要去!”正在喝粥的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姑娘立刻叫起来。这是鲁荣明的大妹子鲁月娟,长得清秀可爱乖巧活泼,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似乎会话。此刻她筷子含在嘴里一双眼睛盯着阿哥,似乎只要阿哥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她能不能去城里玩。
“阿明啊,要不,你就带小月一起去吧,反正有三伯伯在,应该没问题的。”鲁昌轩的女人周氏挺着粗粗的身子,一手端着一小碗粥,一手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
“好啊,我可以去城里白相了!”鲁月娟欢呼起来,马上埋头快速地扒拉着碗里所剩不多的粥。
鲁荣明的头立刻痛起来,带着这么一个小丫头去城里,一会儿要尿尿了,一会口渴要喝水了,再不,就是走不动了撒赖皮还要他背,他怎么受得了啊?
他擡头用求救的目光望着阿爸,平时他那么害怕的父亲,现在看上去怎么那么可爱可亲呢?他希望阿爸能把脸再板一点,声音再大一点,样子再凶一点地对大妹妹:“不行!”
“不行。”阿爸果然这样,但是眼睛并没有看着鲁荣明,语气也没有那么凶,“三阿哥带了阿明一个人还好,至少他能自己走路,要是再带上她,走到半路走不动了还要背,那还不把三阿哥累坏啊?”
“嗯,我不要三伯伯背,我自己能走。”鲁月娟嘴里含着一口粥,含糊不清急急道,几粒粥也喷到了酱瓜碗里。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鲁太太怀里的小女孩也口齿不清地嚷起来。小小女孩是鲁荣明的小妹妹,叫鲁华娟。
“好,等我们小华长大了也去城里玩,好不好?”周氏柔声哄着小女儿,把她放到桌子边的一张高凳上,将手里的糖粥碗放到小女孩面前,用调羹舀起点粥来放到自己嘴边试了试温度,然后喂给小女儿吃,边喂边对眼圈发红快要哭出来的大女儿:“好啦好啦,阿爸得对,城里路太远你肯定走不动的,上次带你去镇稍头看爹爹(爷爷)你都要让我背呢。还是长大一点再去吧。”
听姆妈这么一,鲁月娟盈在眼眶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出来,嘴一扁就哇地哭了。
“你看看你看看,都是你一句话引出来的!”鲁昌轩不悦地瞪了周氏一眼,把手里的空碗重重往桌上一顿,“不许哭!再哭就打屁股了!”
“好啦好啦,别哭了,以后让阿哥带你去,阿哥,是不是?”周氏忙把大女儿拉到身边,帮她擦着泪水,哄着。
“嗯,以后我一定带你去。”鲁荣明忙忙点头保证。
鲁月娟立刻收了哭声,改为小声抽泣。
“快去吧,三伯伯肯定等急了。”周氏对儿子。
鲁昌轩也站起来:“我也要走了,今朝米行里事情很多,去晚了怕东家讲闲话。”又,“你身子重,家里的卫生就不要搞了,等歇姚家嫂子会来,让她来做好了。今朝夜里我就不回来了。”
姚家嫂子是鲁昌轩在春上女人怀孕后雇的佣人,也是赵家镇上的人,早来晚归,吃东家一餐中饭,晚上回自己家里睡。
“嗯,晓得了,你路上也小心。”周氏一边喂着小女儿一边嘱咐道。
鲁荣明蹦蹦跳跳到门口,看到他,鲁昌林埋怨道:“怎么出来这么迟?是不是困懒觉了?”
“没有没有,我卯时一到就起来写字了。”鲁荣明急忙申辩。
“嗯,这么用功啊,阿明真的懂事了知道用功了。”三伯伯赞赏地摸摸了摸鲁荣明的脑袋:“快走吧,今天西北风很紧,看起来今天好象要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