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次元 > 顶流影后竟被小糊咖拿捏了 > 第277章 品牌筹备遇难题

第277章 品牌筹备遇难题(1 / 2)

云倾月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划过,那条匿名邮件的结尾字句仍像钉子一样嵌在脑海里:“你们的‘拾影’,或许比我想象中,走得更远。”她没有回信,也没有告诉团队其他人。只是将这封邮件默默归档,像是把一个谜团锁进抽屉。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的长桌上已经堆满了策划案、市场调研报告和品牌视觉初稿。时砚坐在她对面,正在翻看一份关于摄影品牌的宣传策略分析,眉头微皱。

“预算确实紧张。”他抬起头,“如果我们想做线下活动,场地租赁和布置费用就得砍掉一大块推广预算。”

“线上渠道也不能忽视。”品牌策划师插话,“但目前我们的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还不够精准,直接投放广告效果有限。”

“我们可以先从内容入手。”云倾月开口,语气沉稳,“让作品本身成为话题。”

“你是说,用摄影作品制造讨论度?”时砚眼睛一亮。

“对。”她点头,“我们之前拍的‘城市记忆’系列,其实已经在摄影圈小范围传播过。如果能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摄影师转发点评,或许可以引发更多关注。”

“我认识几个朋友,他们都在摄影社区活跃。”时砚立刻拿出手机,“我可以联系他们看看。”

“别太急。”云倾月提醒,“我们要的是自然扩散,不是硬推。”

会议持续到中午,团队初步定下了宣传方向:以“真实”为核心,围绕“拾影”的第一季主题“城市记忆”,展开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的小型宣传活动。包括摄影分享会、街头快闪展览、以及社交媒体上的“你眼中的城市记忆”互动话题。

可当讨论到销售渠道时,气氛骤然凝重。

“传统电商平台入驻门槛太高。”负责渠道拓展的负责人摊开手,“我们需要缴纳高额保证金,还要支付流量推广费。对于刚起步的品牌来说,负担太大。”

“线下呢?”时砚问。

“大型商场的店铺租金贵得离谱,而且品牌曝光率不一定高。”负责人摇头,“艺术馆和摄影工作室倒是愿意合作,但寄售模式利润太薄,而且销售周期不可控。”

“我们得找到一个折中的方式。”云倾月看向时砚,“有没有可能和一些新兴平台谈合作?比如主打独立设计师产品的平台?”

“我在考虑一家叫‘视界集’的小众平台。”时砚点头,“他们专门扶持新锐摄影品牌,不需要保证金,但需要一定的作品质量和市场潜力证明。”

“那就去试试。”云倾月下定决心,“另外,我们要尽快上线自己的品牌商城,至少要有一个独立的销售出口。”

接下来几天,团队兵分几路行动。时砚负责与“视界集”平台沟通,尝试争取更低的入驻门槛;云倾月则亲自拜访了几家艺术画廊和摄影工作室,洽谈寄售合作的可能性。

在一家位于老城区的艺术空间里,云倾月见到了老板林墨。

“你们的作品很有故事感。”林墨翻看着“城市记忆”的样片册,“特别是这张地铁站口的老照片,让人瞬间回到那个年代。”

“谢谢。”云倾月微微一笑,“我们希望这些作品不只是被收藏,而是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所以你们打算做周边产品?”林墨若有所思,“我觉得你们可以考虑办一场小型摄影展,结合产品展示。观众在现场看到作品,再带些纪念品回去,这种体验比单纯网购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