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他们公司也没宿舍,第二年搬家新办公楼之后,公司扩招,就有很多非本地户口但愿意留在江城发展的应届学生来应聘。
招吧,就要考虑这个员工在江城的衣食住行;不招,等于是提前一步切断了外来人才的引入口径。
那么那个重要,那个不那么重要就一目了然。
但要安排宿舍的话,钱什么的都好说,人员怎么管理,安全怎么保障?
周边居民住宅区的出租房都是东一间、西一间,他们公司假设留下一百非本地户口的毕业生需要安置。
三人一间,总共三十多间宿舍跟打游击似的,让行政去管理吗?
打死行政算了。
李云皓本想着发租房补贴得了,租正规民用商品房然后拿合同过来留档的,不论本地外地,工资里都多发800块钱的补贴,多不退少不补,他们标准就是800。
至于说为什么都是800块还要审合同,真不是怕有孩子骗补贴,都是自家员工,互相信任是基础。
唯一就是怕他们贪便宜去城中村租农村自建房,那个小房子一个月300块钱,好点的400块,但小巷子是真黑,人员也是真乱。
当年他们在厂子里干活还不认识宁川的的时候,周娜就住那种房子,因为确实厂子后面就是务工村,离得特别近。
有一天,就有那好事的不良群众跟着周娜一直走,幸亏周娜机警,赶紧走到大马路上拦了辆车去城里住酒店了。
这还不是晚上呢,就下午六七点,他们下班的时间又耽误了一会儿。
真赶上晚上再没个车,那叫天天不应了。
只不过说,她第二天上班跟李云皓说了这件事之后,李云皓干脆接送她上了几天班。
就李云皓那铁塔一样的身材,真是把那路上喝迷瞪了的流氓混子都吓醒了。
周娜住在那里的那一段时间也算绝对安全吧,虽然最后还是搬走了,就变成宁川接送她的那个小楼房了。
但宁川一听周娜是大晚上十一二点的出来乱晃还是会害怕。
不行,这事儿不叫事儿。
概率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独立事件概率叠加。
就是说人多了以后,发生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就变大了。
宁川想了想还是不能就这么敷衍了事,
老李头解决不了的事情,他来解决。
宁川通过代理公司买了quickbird连续三月的高清卫星影像,通过地面固定停车量定义了一个新的住房空置率模型。
嗨呦,说的挺复杂,其实就是宁川看了连续三月监控,确定方圆五百米内就这片地方房子多人少。
有空置的房子,给他们住住呗,他们给钱。
哦,也不嫌弃是养老居所。
公寓经理:……
嗨呦,他还不嫌弃上了。
不行,二十多岁住他们养老院啊,一个两个也行,一百多人啊。
养老公寓这边的管理机构说半天也不同意。
毕竟养老社区嘛,他们是为老年人服务的。
就这些二十多岁的孩子,这咋说啊。
宁川:“差一点七十嘛。”
“差多少?”
“差四十八。”
滚啊,干什么,这是消遣他来了。
虽然管理团队没真的骂人,但估计宁川在纠缠下去也快了。
上千人社区的配置,总共才服务了不到三百个的老人,这样的空置率,难道他们就不赚钱吗?
宁川总觉得还是有协商的余地,就向上查了查管理关系。
哎嗨,这不是他们老相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