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47章 燕京大学“最高学术评审团”成立!院士云集,如临大敌!

第347章 燕京大学“最高学术评审团”成立!院士云集,如临大敌!(2 / 2)

他知道,如果秦风的这个理论,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是正确的,是可行的,那其带来的影响,都将是……核弹级别的!创世纪级别的!

“不能等了!绝对不能再按照常规的评审流程来了!”老校长当机立断,猛地一拍桌子,对着身旁的秘书和几位核心校领导,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立刻!马上!给我组织一个……燕京大学有史以来最高规格、最强阵容、也最具权威性的‘秦风毕业论文特别最高学术评审团’!”

“这个评审团的成员,必须涵盖我们学校所有与此课题相关的基础学科——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等!所有在校的、能够抽得出时间的院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我请过来!不,是‘押’过来!”

“另外,还要立刻联系几位虽然已经退休,但依旧活跃在学术前沿、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声望的、国宝级的泰斗宿耆!告诉他们,燕京大学现在面临着一个……嗯,‘可能要捅破宇宙天花板’的重大科研突破,急需他们这些老前辈出山,掌舵把关,指点迷津!”

“评审的地点,就设在行政楼的最高级别保密会议室!所有通讯设备一律屏蔽!所有参与评审的人员,都必须签署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在最终评审结论出来之前,关于这篇论文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允许向外界泄露!”

“还有,立刻通知物理学院的刘仁轨和李建民,让他们两个……嗯,作为秦风的‘家属代表’和‘学术监护人’,全程列席旁听!顺便……也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学术压力’和‘神仙打架’!”

老校长一连串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指令下达下去,整个燕京大学的高层,都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战争机器一般,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迅速运转了起来!

在短短不到半天的时间内,一个堪称“华夏科学界梦之队”的、阵容豪华到足以让任何一个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都自愧不如的……“秦风毕业论文特别最高学术评审团”,便奇迹般地组建完成了!

这个评审团的成员名单,如果公布出去,足以让整个国际科学界都为之颤抖!

物理学领域,有国内理论物理的泰山北斗王之昂院士,有凝聚态物理的权威刘仁轨院士(虽然他是秦风的导师,但这种级别的评审,他必须在场,而且是以“被审视者”的身份),有高能物理与粒子物理的领军人物赵忠尧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有光学与原子分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叶企孙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

数学领域,有国内顶尖的微分几何与拓扑学专家陈省身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有在偏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领域取得过世界级突破的华罗庚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

天文学领域,有负责国家“巡天”大科学工程的总设计师张钰哲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

信息科学领域,有在量子信息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过开创性成果的图灵奖华人得主姚期智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

材料科学领域,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师昌绪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

甚至,还有几位虽然早已退休,深居简出,平日里几乎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依旧如同“定海神针”般存在的、国宝级的泰斗巨擘,例如,那位曾经参与过华夏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理论设计的、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于敏院士(虚构或借用同领域前辈之名),在接到学校的“紧急征召令”和那份仅仅只有几百字的论文摘要后,竟然也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亲自赶到了评审现场!

这些平日里不是在国家最高科学决策会议上运筹帷幄,就是在各自的实验室里闭关修炼,轻易不肯抛头露面的“学术神仙”们,此刻竟然因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而齐聚一堂!

这阵仗,这规格,简直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当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都是“说一不二,言出法随”的顶级大佬们,一个个表情凝重地走进那间戒备森严的保密会议室,并在签署了厚厚一叠的保密协议之后,拿到了那份由秦风亲手撰写的、厚达三百五十多页的、散发着淡淡油墨清香和……嗯,一股子“宇宙洪荒,大道至简”的神秘气息的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版摘要已提前通过加密通道发送给他们预览)时……

饶是他们早已见惯了各种“大风大浪”,经历过无数“学术奇迹”,但此刻,在看到那个长得能当绕口令使的论文题目,以及摘要中那些充满了“颠覆性”、“革命性”、甚至可以说是“科幻级”的理论构想和实验设计时,依旧是……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露出了如同即将面临一场宇宙级大决战般的、如临大敌、凝重无比的表情!

王之昂院士,这位理论物理学的泰斗,在仔仔细细地阅读完那份仅仅只有两页纸的论文摘要后,竟然罕见地……摘下了他那副戴了几十年的老花镜,用一方丝帕,仔仔细细地擦拭了好几遍,然后又重新戴上,再次将摘要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仿佛想从那些字里行间,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或者“玩笑”的痕迹。

最终,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用一种充满了复杂情绪的语气,对身旁的刘仁轨院士说道:“老刘啊,你……你这个徒弟……他……他究竟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啊?!这……这脑子里装的,究竟是浆糊,还是……整个宇宙的源代码啊?!”

那位九十多岁高龄的于敏院士,在看完摘要后,更是沉默了良久,然后用他那略带沙哑但依旧充满了力量的声音,缓缓地说道:“想当年,我们为了搞出那两颗‘争气弹’,没日没夜地进行理论攻关,感觉那已经是我们这代人智慧的极限了。可现在看看……看看秦风这孩子论文里写的这些东西……我怎么感觉,我们当年搞的那些,在他这个‘从真空里掏能量’的构想面前,简直就跟……嗯,跟小孩子玩泥巴一样……小儿科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只有老一辈科学家才会有的、那种对未知领域充满了敬畏与渴望的炽热光芒,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老伙计们,打起精神来!我感觉,审阅这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其难度,其刺激程度,其……嗯,‘烧脑’的程度,恐怕……比我们当年参与‘两弹一星’的理论攻关,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此言一出,整个保密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也更加……嗯,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学术战栗”与“求知渴望”!

所有院士大佬们,都默默地打开了自己面前的平板电脑,或者翻开了那本厚得像字典一样的论文打印稿,准备……迎接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宇宙级头脑风暴!

而作为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秦风同学,此刻却正优哉游哉地躺在他那张“科研狗快乐椅”上,一边喝着陈静特调的“十全大补养生朋克茶”,一边……嗯,在“学神黑科技系统”的虚拟商城里,兴致勃勃地挑选着,等这篇“平平无奇”的本科毕业论文顺利通过之后,究竟该兑换哪个更牛逼、更“丧心病狂”的“宇宙级黑科技图纸”,来作为自己博士阶段的……“开山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