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17章 精心备战!系统辅助下的“打脸攻略”!

第317章 精心备战!系统辅助下的“打脸攻略”!(2 / 2)

秦风带领着李浩、张伟、陈静,以及临时从其他课题组抽调过来的几名精兵强将,开启了“007”式的魔鬼备战模式。

在“理论极限推演”的辅助下,秦风几乎是庖丁解牛般,将Y教授那篇洋洋洒洒的质疑长文,从每一个标点符号到每一个引经据典,都分析得透彻无比。

“Y教授在他的文章第37页,引用了朗道关于二级相变理论的某个推论,试图证明我们的‘有机分子链诱导宏观量子相干’模型在热力学上存在不稳定性。但是,他忽略了这个推论成立的前提条件——系统必须处于近平衡态的绝热近似下。而我们的‘墨子一号’超导体,其超导态的形成,恰恰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高度非线性的动力学过程!他用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秦风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指着投影幕布上被系统用红色高亮标记出来的段落,语气轻松地说道。

张伟听得是目瞪口呆,连忙翻开自己带来的朗道《统计物理学》,仔仔细细核对了好几遍,才一脸震惊地抬起头:“秦……秦哥,您说得没错!朗道的那个推论,确实有这个前提条件!我……我以前看书的时候,竟然把这么关键的一点给忽略了!Y教授他……他一个凝聚态物理的泰斗,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秦风微微一笑:“不是他犯了低级错误,而是他的知识体系,已经跟不上我们前进的脚步了。他看到的,只是经典理论的‘光辉’,却没看到那些光辉背后,早已被时代尘封的‘局限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把那些灰尘擦干净,让他看清楚,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光辉’。”

在“知识熔炉”的加持下,秦风更是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林高手,各种深奥的理论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构建出的理论体系,让团队里的这些学霸们都叹为观止。

“关于同位素效应的缺失,Y教授认为这是我们数据可疑的证据之一,因为传统的BCS理论预言了显着的同位素效应。但是,他恰恰忽略了,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如果电子间的库仑排斥作用远大于电子-声子耦合作用,那么声子媒介的超导机制就会被极大地抑制,同位素效应自然会趋近于零。而我们的‘墨子一号’,其核心恰恰是一种由π电子共轭体系主导的、全新的强关联超导机制!我们不仅不应该有显着的同位素效应,反而应该因为观察到了‘反常的同位素效应缺失’而感到自豪!这恰恰是我们理论正确性的有力佐证!”

秦风在白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连串复杂的哈密顿量和格林函数推导,其间还夹杂着一些连张伟这个理论物理博士生都看得一知半解的“弦论”和“M理论”的数学工具。

“秦……秦哥,您……您这些推导,我怎么感觉……好像已经超出了凝聚态物理的范畴了?”陈静看着白板上那些天书般的符号,小声地嘀咕道。

秦风停下笔,回头笑道:“科学本就是相通的。当一个领域的理论遇到瓶颈时,不妨从其他领域借鉴一些思想和工具,说不定就能豁然开朗。Y教授他们之所以看不懂我们的理论,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而我们,要带他们去看看……星辰大海。”

至于“工程优化(听证会特别版)”,更是让秦风团队的备战工作如虎添翼。

原本枯燥乏味的实验数据,在系统的优化下,变成了一张张色彩鲜明、逻辑清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PPT演示图。

例如,为了展示“墨子一号”超导体在不同温度和磁场下的迈斯纳效应,系统直接生成了一个三维动态的磁悬浮演示动画:一块小小的“墨子一号”样品,在液氮(作为对比参照)、干冰、冰水混合物、乃至常温环境下,都能稳稳地悬浮在一块永磁体上方,其抗磁性的完美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几乎没有衰减!动画效果之逼真,数据标注之清晰,让李浩这个负责实验操作的都忍不住惊呼:“我靠!这……这简直比我们自己拍的实验录像还要直观!还要震撼!就凭这张PPT,就能把Y老头的脸打肿一半!”

更绝的是,系统还根据Y教授文章中的质疑点,为秦风量身定制了一套“反驳话术模板”和“Q&A预案”。

比如,针对Y教授质疑的“数据过于完美,可能存在未披露的实验技巧”,系统给出的建议是:

“回应策略一(温和版):首先感谢Y教授对我们实验细节的关注。我们的实验过程确实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优化,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技巧’并非不可告人,而是基于我们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实验经验的积累。我们非常乐意在听证会上与Y教授分享这些经验,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实验的精确度。”

“回应策略二(嘲讽版):哦?Y教授觉得我们的数据‘过于完美’?那只能说明,我们团队的实验水平,可能确实比某些‘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的实验室要高那么一点点。至于‘未披露的实验技巧’?那倒谈不上,无非就是操作更严谨一点,脑子更灵活一点,运气……嗯,可能也比某些人好那么一点点。如果Y教授对这些‘技巧’感兴趣,听证会后,我很乐意单独给他开个‘小灶’,学费可以打八折。”

“回应策略三(王炸版):完美,是因为我们接近了真理。特异,是因为我们超越了经典。不可重复?那是某些人能力不行,或者……根本就没用心!今天,我就当着全世界的面,把所有‘秘诀’都公开!如果这样还有人重复不出来,那我只能说,或许,有些人真的不适合搞科研,回家养猪可能更有前途!”

秦风看着系统给出的这些“骚操作”建议,笑得前仰后合。他决定,到时候看Y教授的表现,酌情选用不同“火力”的回应方案。

当然,除了系统辅助,秦风团队自身的努力也是成功的关键。

李浩和陈静,几乎是把实验室当成了家,夜以继日地重复着关键实验,收集着更多、更全面的数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他们甚至主动联系了国内几家与燕大关系密切的、拥有顶尖设备的兄弟院校实验室,请求他们进行独立的第三方重复验证。在刘仁轨院士的亲自协调下,这些实验室都给予了高度配合,并承诺在听证会前给出初步的验证报告。

张伟则一头扎进了理论文献的海洋,在秦风的指点下,不断完善和深化着“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体”的理论模型,准备了大量详实的数学推导和逻辑论证,务求在理论层面做到滴水不漏,甚至能够反过来指出Y教授理论体系中的陈旧和不足之处。

整个团队,在秦风的带领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和坚定的光芒。

一周的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备战中,飞快地流逝。

听证会的前一天晚上。

秦风的宿舍里,王磊、赵昊、李默三个好兄弟,自发地给秦风搞了一个小型的“壮行会”。

“秦哥!这是我用我这个月的生活费给你买的‘必胜客’全家桶!预祝你明天旗开得胜,把Y老头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王磊举着一个巨大的全家桶,豪气干云地说道。

赵昊则从床底下摸出两瓶冰镇啤酒:“秦哥,虽然明天要‘战斗’,但今晚稍微放松一下,喝两口,解解乏!我们哥几个,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李默则比较实际,他递给秦风一个包装精美的U盘:“秦风,这是我熬了几个通宵,帮你把所有要用到的PPT、视频资料、参考文献,全都整理分类,并且做了三重备份。确保万无一失。明天,就看你的了!”

秦风看着三个好兄弟真挚的眼神,心中一暖,接过全家桶和啤酒,笑道:“谢了,哥几个!放心吧,明天,我一定让全世界都记住,咱们华夏的年轻人,是怎么在科学的战场上,碾压那些所谓的‘权威’的!”

他打开啤酒,和兄弟们碰了一下:“敬,我们的青春!敬,即将到来的胜利!”

窗外,夜色如墨,星光点点。

一场举世瞩目的“世纪科学对决”,即将在几个小时后拉开大幕。

而秦风,手握系统辅助下的完美“打脸攻略”,早已成竹在胸。

他甚至有些期待,当Y教授在听证会上,被他一连串的理论暴击和数据碾压,打得哑口无言、冷汗直流的时候,全球直播的弹幕,会是怎样一番“秦神V587”、“打脸太爽了”、“华夏科研牛逼”的壮观景象。

“Y教授,洗干净脖子……哦不,是擦亮眼睛,准备好,接受来自东方的‘降维打击’吧!”

秦风的嘴角,扬起一抹自信而又带着几分恶趣味的笑容。

这一夜,注定无眠。

为了即将到来的,那场必将载入史册的——完美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