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在训练部队的时候,一向重视能射箭就不要以命相搏。
以命相搏是种非常愚蠢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你有多勇敢,那只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儿为之......
能射死,就不要拼杀!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训练,让他的部队里有很多的神射手!
甚至于,江明在进阶士兵的时候,用的也是这套奖赏机制!
谁能射得准,谁的官阶升迁的就快!
你比十个人都厉害,那你就是十夫长了......
如果你比一百个人都厉害,那你就是百夫长!
所以,江明的士兵更多的训练时间是比练习射箭......
现在又有了充足的军械,正好可以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如此这般......北匈奴那边儿,一共冲下来了有两三万人,一个也没能逃出去,全部都被射死在了山坡上......
实际上,这套理论,江明并不是首创。
真正首创的人是他前世历史上的一位名人范仲淹。
范仲淹在防守西夏的时候,就制定了以箭法论高低的军策。
不光是对老百姓这样,对当地的百姓也是这般。
两家发了矛盾,如果分不清谁有理,谁没理,那就比射箭,谁射得准,那就是谁有理!
士兵之间发生冲突也是这样......
甚至于,射得准的人,达到某种指标的人,直接可以去军曹那里领取银子。
也正因为如此,让他的边防军民里诞生了无数的神射手,包括上了一些年纪的老头老太太......
这给西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于西夏国主都因为这个......一次御驾亲征的时候差点被逮住。
北宋又不缺钱,刚好给这种打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果真的以命相搏,宋朝士兵跟那些蛮子相比,并不占优势,但用箭法可以很好的弥补!
撒黑罕想的是,先利用两万人做先锋,来一次冲锋!
如此这般,不说能逃出去的有多少吧,但最起码肯定有能逃出去的,不至于说全军覆没!
结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冰冷,两万的先锋突围队伍,一个也没留下,全部都惨死于乾人这边的弓弩之下......
这个亏吃得那叫个窝囊!
他现在后悔极了,当初怎么选择了这么个缺德带冒烟的森林防守策略?
这森林里,全都是木材,正好敌军可以就地取材!
说是两万人全都被消灭了......这话其实不准确!
独孤燕故意抓住了几百人的俘虏,然后杀掉了99%,只留下了几个人,让他们跑回去报信,说是大乾帝国这边,不接受投降,鼓励撒黑罕鼓舞士气,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