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南唐灭亡
【开宝七年,十月。】
【赵匡胤任命曹彬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潘美为都监,发兵十万,分三路攻伐南唐。】
【中路,曹彬、潘美率水陆主力,渡江。】
【宋军抵达采石矶后,利用樊若水建造的预制品,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在自古被称为天堑的长江上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浮桥,尺寸与樊若水当年测量的数据丝毫不差。】
【宋军主力通过这座史上罕见的跨江浮桥,顺利渡过长江,直扑金陵。】
【东路,已臣服大宋的吴越王钱俶率军从杭州北上,进攻南唐的东面重镇常州、润州,牵制并阻击来自东面的南唐援军。】
【西路,宋军一部进军武昌,阻止南唐西部军队顺流东下救援金陵。】
【宋军渡过长江后,连克铜陵、芜湖、当涂,于次年正月包围南唐都城金陵。】
【同时,吴越军也攻克常州、润州,形成了对金陵的夹击之势。】
【被围期间,李煜将希望寄托于一名名叫皇甫继勋的将领和一名妖言惑众的神卫军都头申屠令坚,后者声称能用“法术”击退宋军,结果一触即溃。】
【金陵城乃是江南第一大城,很难攻破。】
【围城围了十个月。】
【直到开宝八年十月。】
【因为李煜还有最后的希望——神卫军都虞候,朱令赟(yun)。】
【朱令赟当时率领着南唐最庞大的一支战略预备队——十五万水陆大军,驻扎在湖口。】
【围城日久,金陵危在旦夕,李煜连续发出多道紧急诏书,命他火速入援。】
【朱令赟陷入了巨大的战略困境——如果他率军离开湖口东下救援金陵,他背后的吴越国军队可能会趁机偷袭他的后方。】
【经过激烈挣扎,朱令赟最终决定忠于君主,冒险一搏,率全军顺长江东下,试图解金陵之围。】
【他拥有一艘堪称当时巨无霸的战舰——龙骧巨舰。舰高数层,可容千人,堪称一座水上堡垒。】
【朱令赟大军在抵达皖口时,与早已在此埋伏多时的大宋军队遭遇。负责阻击他的是宋将王明。】
【宋军深知南唐舰队强大,尤其是那艘巨舰难以力敌,于是决定采用火攻。他们派出小船,装载柴草、油脂等易燃物,冲向唐军舰队并纵火。】
【巧合的是,当时恰好刮起强烈的北风。火借风势,瞬间蔓延至整个南唐舰队。朱令赟的巨舰体积庞大,转身不便,成了最好的靶子。整个舰队陷入一片火海。】
【朱令赟见大势已去,投火自焚。】
【至此,金陵再无援军。】
【一个月后,宋军发起总攻。】
【大宋开宝八年,十一月。】
【皇城之内,枯枝败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宫娥太监早已奔逃四散,唯有零星几个老迈的内侍,面色惨白地瑟缩在廊下,等待着无可避免的终局。】
【沉重的撞门声,从城南方向传来,伴随着隐约可闻的宋军震天的喊杀声。】
【那是龙光门,金陵的最后一道屏障,显然也已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