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正房堂屋安装的是双扇板门,虽无雕花,但木质厚重。窗户则是经典的直棂窗,用木条拼成简单的方格,窗棂间没有雕刻任何花纹,只是细细打磨光滑,糊上洁白的窗纸后,显得朴素而明亮。
地面与墙面处理。室内地面全是夯实的土地面,压得极其平整坚实后,又细细撒上一层草木灰,反复扫入缝隙,以防起尘。
所有内墙面则用石灰混合细沙的灰浆抹平,干透后一片洁白,使得室内顿时亮堂起来。唯有堂屋的正面墙壁,灰浆抹得格外平整,秦思齐想着,或许将来可以请画匠画上一幅水墨山水,或者自已题字其上,但这需谨慎,不可违制。
历经近两个月的辛苦劳作,新房和谷仓终于彻底落成。最重要的上梁仪式实际上在立木架、安装最高那根脊檩,时已经隆重举行过,当时也抛了馒头铜钱,热闹非凡。如今全部完工,则要举行入宅仪式。
吉日选在了冬日的十一月十日。入宅前夜,秦母在新房的厨房里开火,做了一顿简单的饭菜,谓之暖灶。并让秦思齐在新房堂屋守夜,油灯长明不熄,寓意人气不息。
正式入宅当天,秦思齐第一个迈入新居堂屋门槛,他左手中捧着一斗稻谷,右手持一摞书卷,寓意着“耕读世家”;秦母,她捧着一匹新织的土布,象征“衣禄常在”。
进入堂屋后,早已设好香案。秦思齐再次祭祀宅神,感谢神灵庇佑工程顺利,祈求入住后家宅平安,人丁兴旺。
祭祀完毕,设宴款待所有帮工的乡邻和辛苦数月的工匠们。宴席就设在新房的堂屋和院子里,虽然狭窄,却挤满了人,气氛热烈。
菜肴算得上丰盛,有鱼有肉,有酒有菜。掌墨张师傅被奉为上宾,坐在主位,秦思齐单独敬酒,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真诚的祝福。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更添喜庆。
秦思齐坐在席间,看这新屋从无到有的每一步,都深深烙印着这个时代的技艺、礼法与民间智慧。是传统与生活的物质载体。秦思齐更加理解了古人为何如此重视那些仪式和规制——那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确定性和秩序感的一种方式。
年关将近,在府城当差的秦思文、秦思武等人假期有限,便提前收拾行装,准备返回武昌府销假当值。秦明文作为秦记酒楼的重要帮手,也需要尽快回去协助父亲秦茂才打理年节期间必然火爆的生意。他们来向秦思齐辞行。
秦思文说道:“思齐,年节前后衙门事杂,酒楼也忙,我们得先回去了。”
秦思齐理解地点点头,取出早已备好的几分程仪(路费)递给三人:“一路辛苦。回去代我向茂才叔问好。”三人纷纷拒绝程仪,逃离一般走开。
送走了堂兄和明文,筹备全村年宴的重任,自然落在了留村的妇人们身上。没了秦明文这样大厨在场,掌勺的重任便由几位村里公认手艺最好的妇人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