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景区位于修武县,含红石峡、潭瀑峡等八大景点,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水景为特色,以“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兼具科学与美学价值,是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云台山气候凉爽宜人,景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寒。由于北部太行山系的屏障作用,背风向阳,平原为豫北高温少雨区。四季分明,山水景色各异。五一和十一温度适中,此时像云台瀑布、红石峡这样的景点水量丰富,景色优美,而冬天水量则非常小。
峰林峡山高水秀风景宜人,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整个景区山峦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地处北纬35°25',东经113°25',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山峦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嶂石岩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嶂石岩地貌”景观。景区内有豆娘、金钱豹、桃花水母等生物,植物有连翘、山茱萸、太行红叶等。云台山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景点。、景区内有豆娘、金钱豹、桃花水母等生物,植物有连翘、山茱萸、太行红叶等。
云台山草木丰茂、植被多样,生长着地黄、菊花、牛膝、山药、连翘等多种珍贵中草药,唐代大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曾在云台山一带活动,并留下“药王洞”遗址。以“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为代表的四大怀药,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瑰宝,素以药材地道、疗效独特而号称“怀参”,早在春秋时代怀药就是向王侯进献的贡品。怀药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明朝怀药就已出口东南亚,在国际市场上广受赞誉,称其为“华药”。
泉瀑峡(老潭沟)是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贬凡间的栖身之处。总长约3公里,两岸高峰耸立,气势恢宏。沟的尽端是落差314米,是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其声震耳欲聋、其势磅礴如宏,景色十分壮观。此外,还有“五老峰”、“路功”、“七品芝麻官”、“仙渡”、“孔雀泉”、“私语泉”等景观。
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整个峡谷,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故又俗称“红石峡”。
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故称红石峡。谷里分布“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2000米,南北走向。它的溪床,由一层层高低不一、色彩有别、宽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态各异的自然山石台阶所组成。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故得雅号:“潭瀑川”。
茱萸峰俗名小北顶,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锅由而得名。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峰腰有药王洞,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三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是国内名木。另有“厨灶洞”、“阎王洞”、“黄泥洞”等十余个洞穴。
万善寺座落在形似奶头状的阎王鼻山峰传是朝廷为了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寺名也属御赐。主持方丈为中国金刚法大师——释海空。寺内放置的2米高铜佛,价值60万元,系泰国华侨所赠。还有一线泉、聚宝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试鞭石、望亲台等诸多景观。
云台山被批准为国家级狝猴自然保护区,有数量众多的野生狝猴群落在景区内分布。太行狝猴,在进化系统上属灵长目猴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太行狝猴是生活在气候较冷,纬度最北的狝猴群,周围环境山峰陡峭,因此狝猴群体大,体壮,毛长尾短,善于攀缘,喜欢跳跃,行动敏捷,形体俊美,模仿性强,为狝猴中最进化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汉代张良(字子房)曾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霸业之后,执意解甲归隐,在这里躬耕,独享天年,因张良字子房而得名。湖水面积800亩,长约4千米,水最深处70多米。湖的北端,有一座山峰酷似大佛,整尊大佛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面相、垂肩的双耳、交合的双手、盘坐的双腿,而且座下是莲花状的山丘。每当早晨和黄昏,霞光映照,大佛通体生辉,轮廓分明,形象逼真,堪称云台山一奇观。
叠彩洞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隧洞,是修武人民前后历时八年开筑而成。大小二十三条,首尾相连,总长4800多米,在峭壁间重叠直上。区内奇石林立,有“蜗牛爬山”、“军舰巡山”、“茅笋入云”、“下不来”、“赤兔受惊”、“双鹑斗”、“一线天”以及稀有多年生蔷薇草本花木“太行花”。出“叠彩洞”便到“三秀峰”,峰上有一奇石,高约40米,婷立在百花翠林之中,从不同角度观看,则变幻为大灵芝、秀丽的村姑、着长裙攀山的摩登女郎。过“三秀峰”即到“西瀛观”。向西俯视,高峡平湖,尽收眼底。
百家岩是我国山水园林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发祥地,自古山水秀丽,汉献帝刘协曾在此避暑纳凉,魏晋时期,史称“竹林七贤”的刘伶、向秀、山涛等七位名士曾隐居百家岩竹林二十余年,并先后结识孙登、王烈等隐士,留下了“孙登啸台”、“王烈泉”、“刘伶醒酒台”等遗迹。唐代十才子之一的着名诗人钱起在此怀念孙登的诗中写道:“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主人卧巨石,自涤清晕。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