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来,咱们三人组碰一个,祝我们调研圆满成功!”
远在千里之外的浏阳县,县政府的办公大楼在夜晚的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其中一间办公室的灯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周围的一小片区域。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正是施德华,他正坐在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伏案写着材料。
施德华之所以如此专注地写材料,原因有二。其一,他需要梳理一下浏阳县近期的重大工作事项,以便更好地掌握全县的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其二,他希望通过这份材料,能够提出一些自己对于浏阳县发展的独特想法和建议,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然而,在施德华的心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萦绕不去。那就是,如果将来他真的能够成为浏阳县的一把手,那么谁将作为他的经济发展助手呢?这个问题对于浏阳县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得力的经济发展助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浏阳县的经济繁荣。
在施德华的心目中,有两个人选可以考虑。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徐浩然。徐浩然在经济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施德华对他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非常认可。然而,第二个人选却让施德华有些犯难。因为他担心市里面会下派一个人过来担任这个职位,这样一来,一切就都变得不可控了。毕竟,市里面下派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工作风格和理念,与施德华的想法未必完全一致,这对于浏阳县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下午市委组织部长徐家文来了,他带走了蔡健生,把浏水县交给了施德华。
并且在徐家文的监督下,蔡健生已经跟施德华做了交接,上面的意思是由他施德华暂时代理书记职责,县委县政府职能一肩挑,静候上面的决定。
在大会上,蔡健生非常激动,说了很多感恩的话,也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这还没有完,蔡健生回顾了这几年在浏水县奋斗的经历,表扬了很多人,比如施德华、徐浩然、丁雪妮……
施德华也发了言,他说话的重点放在了维持大局稳定,强调一定努力认真工作,不辜负组织信任。
写完材料,施德华看了一眼手机,正好是晚上九点多,想着这个时间他徐浩然应该没有睡觉。
拨通徐浩然的电话,施德华认为自己有必要跟他聊一聊。
正在喝酒吃串的徐浩然,也没忘记看一看李宪写的材料,恰好这个时候手机铃声响了。
“是施县长的电话,你们别出声。”
叮嘱完,徐浩然这才不急不慢接通。
“领导,怎么这么晚给我打电话?您有什么指示?”
“浩然,我就知道你没睡下,在干吗?”
“呵呵,领导您是想听真话呢?还是假话?”
“哦,看样子你和李宪他们有活动啊!”
“哎呀,没意思,一下子就被领导猜到了。是的,今天我们正好完成了调研报告的初稿,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都觉得很有收获,所以我们三个人一边喝点,一边在改报告。”
“辛苦你们了,战军跟着你们没出什么幺蛾子吧?!”
徐浩然立马答道:“领导,这个真没有,这段时间战军老弟表现很好,我还想着回去跟您汇报了。”
毕竟是自己侄子,施德华根本不担心徐浩然会怎么对施战军,彼此信任很重要。
“这个不说了,我跟你说件事,我今天跟蔡书记做了交接,现在他已经去了市里,我想跟你说,将来如果我成了县委一把手,咱们搭档一把,怎么样?”
“领导,这个好像不成熟吧?!一方面我资历恐怕不够,再说我这刚提拔不久,应该轮不到我吧?!”
听到徐浩然这么说,施德华来气了。
“臭小子,别的我不知道,你能去参加青训班就不简单,我们一起努力,现在又是强调基层年轻化的时候,努力努力说不定就可以了啊!”
“行,那就听您的,我们三天后回浏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