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将记者带到了空旷的场地示意继续。
“小王子,听说FeuilleEtoile会为伦敦奥运会单独出一个系列,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名字吗?”
“小王子,你怎么看待叙利亚......”
...
“小王子!欢迎再次回到伦敦!这次作为创意顾问参与奥运会开幕式工作,感觉如何?你会带来‘FeuilleEtoile’式的美学吗?”一名泰晤士报的记者几乎把话筒递到了叶辰面前。
叶辰微微一笑:“伦敦就像我的第二故乡,每次回来都很亲切。山城是雾都,伦敦也是......
至于奥运会,这是一项属于全人类的盛事,我的角色是服务于此,提出尽可能精彩的创意设想,而不是某个品牌的时装秀。
当然,美是相通的。”
“有评论说您和LVh正在进行的‘竞争’延伸到了奥运领域,您对此怎么看?”另一个记者尖锐的问题抛来,网络上沸沸扬扬的讨论已经传开了。
叶辰轻笑出声,带着一丝调侃:“竞争?我认为这更像是一场友好的‘灵感竞赛’。我相信伯纳德阿尔诺先生和LVh为法国代表团做的设计会非常出色,我想运动员们会很喜欢。
而我的赛场或许在更宏观的创意层面。
你看,我们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为体育和艺术增添更多魅力。
顺便说一句,我很喜欢爱马仕的设计,马术队的设计一定很棒......”
...
这时,身旁的海伦上前半步,用几乎听不见的音量低声提醒了一句。
叶辰会意,对着媒体们说道:“抱歉,各位,我得收拾收拾然后准时前往奥组委报到。
感谢大家的热情,我们很快会再见的。祝你们有愉快的一天。”
没有再给记者们提问的机会,在海伦和适时上前的工作人员协助下,带着那抹标志性的、介于谦和与自信之间的笑容,迅速却不失风度地坐进了早已等候在路边的专车。
“叶,你也真够张扬的,就这么大摇大摆走出来...你看,你们两个有“t台”的高清照片,网上都传遍了......”
叶辰拍了拍衣服无所谓道。
“好看吗?我感觉我和海伦帅爆炸了。”
“我发现,你现在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那你开心吗?”
......
翌日。
伦敦已经进入冬季但并没有下雪,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沉,毛毛雨要下不下,黏糊糊的。
叶辰从家里出来,钻进奥组委派来的黑色轿车里,揉了揉眉心。
看了看手里的邀请函——特邀创意顾问暨限量系列首席设计师,头衔长得能噎死人。
扯了扯嘴角,心里嘀咕,不就是出点子画图,顺便卖点贵得离谱的纪念品嘛。
车子没开往奥组委那栋看起来挺正经的办公楼,反而拐进了梅菲尔区一条安静的小街,停在一家会员制俱乐部门口。
门脸低调,里面是深色木头、皮沙发和老钱味儿。
叶辰被引到一个私密的小包厢里。
里面已经等着几个人了。
文化总监是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叫马丁,他的笑容标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品牌部来的是一位干练的女士,叫凯丽。
......
还有一位,叶辰认得,是开幕式总导演丹尼·博伊尔本人,穿着随意很多,眼神里有点疲惫,但也带着点探究的意思。
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爵士最后才到,气场十足,握手很有力。
寒暄,落座,红茶端上来。
马丁先开口,把官方声明里的词儿又差不多复述了一遍,什么“创意与经典共生”,“体育与艺术的完美对话”,“全球影响力与人文温度”。
叶辰听着,偶尔点点头,没多插嘴。
等那套官话说得差不多了,才抬眼看了看面前这几位能决定奥运会面孔的人。
...
“感谢各位的到来。”塞巴斯蒂安开口,声音不高,但包厢里安静,都听得清,
“小王子,你的头衔很大,责任也不小。
特别是开幕式部分,另外丹尼,我知道你压力最大。”
丹尼·博伊尔抬了抬下巴苦笑。
...
“小王子,你对开幕式有什么建议?”
“我看过一些前期的思路简报,”
叶辰说的很直接。
“有点……散。
想表达的东西很多,英伦元素,历史,流行文化……像个大拼盘。
但缺个能把它一拳打出去的东西。力量不够。”
凯丽微微蹙了下眉,可能是觉得叶辰太不客气了。
马丁的笑容稍微僵了点。
塞巴斯蒂安·科和丹妮倒是挺有兴趣的样子:“小王子有什么高见?我们渴望听到新鲜的、大胆的想法。”
叶辰没马上回答。
从随身的包里抽出个速写本,但不是打开那些画好了的设计草图。
翻到空白一页,拿起一支炭笔。
“伦敦办奥运,世界看伦敦。
伦敦给世界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