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言情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3章 高阳关暗流涌动,汴梁城密信频传(中)

第13章 高阳关暗流涌动,汴梁城密信频传(中)(2 / 2)

沈青挣扎着说:“我没有!你们弄错了!我一直在为士兵们治病,怎么会通敌呢?”

“有没有弄错,到了中军帐就知道了!”孟良不容他分说,带着士兵把他押走了。

中军帐里,油灯亮着,杨延昭坐在椅子上,脸色严肃。慕容雪站在他身边,眼神里满是担忧。不一会儿,孟良把沈青押了进来。

“沈青,你可知罪?”杨延昭开口问道,声音冰冷。

沈青跪在地上,低着头说:“将军,我不知罪。我一直尽心尽力为士兵们治病,从未做过通敌之事。”

“还敢狡辩!”杨延昭把小木盒和纸条扔在他面前,“这是我们在你种草药的地方找到的,里面的西夏文纸条,你怎么解释?

沈青看到小木盒和纸条,身体一震,他抬起头,眼里满是绝望,“将军,我……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被西夏人逼迫的。”

“哦?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被逼迫的?”杨延昭追问。

沈青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三年前,我在西夏太医院任职。当时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得了一种怪病,太医院的大夫都束手无策,李德明很生气,要处死我们所有人。我为了活命,就冒险给李元昊治好了病。可李德明担心我泄露他儿子的病情,就把我的家人软禁起来,逼我为他效力。后来我趁机逃了出来,本想带着家人离开西夏,可没想到他们早就被李德明派人杀害了。我一路逃到大宋,想隐姓埋名,过安稳日子。可前段时间,李德明派人找到我,说只要我在高阳关为他们传递消息,就饶我一命。我害怕了,就答应了他们。”

慕容雪听了,心里有些不忍,对杨延昭说:“延昭,他也是被逼无奈,而且他这几日确实救了不少士兵,要不……”

“不行!”杨延昭打断她,“不管他是出于什么原因,通敌就是通敌,若是不严惩,以后还会有更多人效仿。”

沈青连忙磕头:“将军,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我吧!我还可以为士兵们治病,我还能为高阳关出力!”

杨延昭看着他,沉默了片刻,说:“念在你这几日为伤兵营做了不少事,我可以饶你一命,但你必须把你知道的关于西夏的事情都告诉我们,包括他们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还有你和他们联络的方式。若是你敢有半句隐瞒,休怪我无情!”

沈青连忙点头:“我都说!我什么都说!李德明这次派了五万大军,驻扎在边境的黑水城,打算在月底的时候偷袭高阳关。他还让我在月底之前,把高阳关的防御图和兵力部署图给他送过去。我们联络的方式是,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晚上,在营外的山神庙里,我会把消息放在神像后面的暗格里,他们会派人来取。”

杨延昭听后,脸色更加凝重:“五万大军?看来李德明这次是早有准备。孟良,你立刻带人去山神庙,看看能不能抓到西夏的联络人。周信,你去调整兵力部署,加强黑水城方向的防御。王超,你去通知各营将领,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

“是!”三人连忙领命而去。

沈青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将军,我都说了,求您放了我吧。”

杨延昭看着他,说:“我可以放你,但你必须留在伤兵营,继续为士兵们治病。不过你要记住,若是你再敢有任何异动,我定会取你的性命!”

沈青连忙道谢:“多谢将军!多谢将军!我以后一定会好好为士兵们治病,绝不再做任何对不起大宋的事情!”

慕容雪看着沈青离去的背影,对杨延昭说:“延昭,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

杨延昭摇了摇头:“不好说。不过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咱们都要做好准备。西夏五万大军来势汹汹,咱们高阳关只有三万兵力,这场仗不好打啊。”

帐外的风雪又开始下了,杨延昭走到帐门口,望着远处的边境线,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如何,我都要守住高阳关,守住大宋的边境,不能让西夏人踏入一步!

与此同时,汴梁城的皇宫里,太后正坐在暖阁里,手里拿着一封密信。密信是西夏李德明派人送来的,上面说他已经按照太后的要求,派五万大军驻扎在黑水城,准备月底偷袭高阳关。太后看完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杨延昭,这次我看你还怎么逃!”

这时,宫女走进来,轻声说:“太后,王钦若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太后放下密信,说道。

王钦若走进暖阁,躬身行礼:“臣参见太后。”

“起来吧。”太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

王钦若坐下后,连忙说:“太后,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上书弹劾杨延昭私藏兵力,意图不轨,可陛下还是没有准奏。您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太后冷笑一声:“陛下现在还护着杨延昭,等月底西夏人打过来,杨延昭丢了高阳关,看陛下还怎么护着他!到时候,咱们再上书弹劾他,定能把他扳倒!”

王钦若点了点头,又说:“太后英明。只是臣担心,杨延昭若是守住了高阳关,那咱们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

“放心吧。”太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李德明五万大军,杨延昭只有三万兵力,而且高阳关的防御虽然坚固,但西夏人这次是有备而来,杨延昭必败无疑。”

王钦若连忙附和:“太后说得是。臣这就回去,等着好消息。”

太后挥了挥手,让他退下了。暖阁里只剩下太后一个人,她看着窗外的雪景,眼神里满是阴狠:“杨延昭,你的死期到了!”

而在御书房里,赵恒正看着寇准送来的奏折。奏折上写着,西夏五万大军驻扎在黑水城,可能会在月底偷袭高阳关,请求陛下派兵支援高阳关。赵恒看完奏折,脸色凝重,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陛下,您别担心。”刘娥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放在桌上,“杨延昭将军英勇善战,高阳关的防御也很坚固,定能守住高阳关。”

赵恒叹了口气:“可西夏五万大军,杨延昭只有三万兵力,兵力悬殊太大,我担心他会吃亏。而且太后那边一直想扳倒杨延昭,若是杨延昭真的丢了高阳关,太后定会借机发难,到时候我怕是也保不住他。”

刘娥想了想,说:“陛下,不如咱们派大将曹玮率军支援高阳关?曹将军久经沙场,有他帮忙,杨延昭将军定能打败西夏人。”

赵恒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曹玮呢!曹玮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有他支援高阳关,我就放心了。”

他立刻召来太监,让他传旨,命曹玮率领两万大军,即刻出发,支援高阳关。

太监领旨后,连忙退下去了。赵恒看着刘娥,笑着说:“娥儿,还是你聪明。有曹玮支援,杨延昭定能守住高阳关。”

刘娥笑着说:“陛下过奖了。臣妾只是希望大宋能够国泰民安,边境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