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华夏龙脉 > 第154章 山河为证

第154章 山河为证(2 / 2)

回到驿站时,发现几位来自茅山和少林的访客正在等候。茅山的清风道长已是两鬓斑白,身边跟着几个年轻道士;少林的慧能大师带着武僧,袈裟上的补丁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见到陆寻,两位老者连忙迎上来,脸上满是欣慰:“陆施主果然把守护之责传承得这么好。”慧能大师双手合十,“这便是天地归一的真谛啊。”

清风道长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上面记录着各地龙脉的最新状况:“这是近十年的龙脉纪要,孩子们把各地的气脉变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他往册子上的红圈处指,“这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节点,有劳陆施主多费心。”册子的纸页边缘已经磨损,上面的字迹出自不同人之手,显然经过了代代相传。

陆寻接过册子,指尖抚过那些认真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将册子递给小石,“以后这记录的责任就交给你们了,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龙脉,它的每一点变化都值得用心记住。”少年郑重地接过册子,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傍晚的山谷被夕阳染成金红色,守脉人们在空地上燃起篝火,年轻的在演练阵法,年长的围坐在一起交流心得。王胖子和慧能大师比起了掌法,虽然动作不如当年迅猛,却多了几分沉稳;林婉儿和清风道长看着孩子们练习符咒,时不时指点几句;陆寻则在篝火旁给少年们讲述当年的经历,从昆仑守护到封堵天地缝隙,每一个细节都讲得认真而生动。

“先生,您说以后还会有域外煞气吗?”小石抱着膝盖问,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旁边的少女也凑了过来,辫子上的红绳在火光中格外显眼。

陆寻望着跳跃的火焰,火焰中仿佛映出当年的烽火岁月:“或许会有,但我们不怕。”他往篝火里添了根柴,“就像这火焰,只要有人添柴,就永远不会熄灭。守护龙脉的信念也是一样,只要代代相传,再强的煞气也能抵挡。”共生纹在掌心微微发烫,与远处的龙脉气脉遥相呼应。

林婉儿走过来,将一件连夜缝制的护身符递给小石,符袋里装着龙息草和黄龙玉佩碎片:“这个给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对着它用心念‘山河与共’,龙脉会听到你的呼唤。”她又给少女递了块听石符碎片,“这个能帮你感知气脉,要好好保管。”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礼物,紧紧握在手里。

夜深人静时,陆寻站在驿站的屋顶眺望星空。客星早已消失不见,夜空清澈如洗,北斗七星的光芒格外明亮,与地上的龙脉气脉遥相呼应。掌心的天珠、地珠、人珠紫气碎片轻轻旋转,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玄虚子道长,清虚道长,还有所有逝去的守脉人,你们看到了吗?”他轻声说,声音被晚风带走,“守护的信念已经传承下去,龙脉与人族的共生之约,会永远延续。”

身后传来脚步声,林婉儿和王胖子也登上了屋顶。三人并肩而立,望着沉睡的山谷和远处的万家灯火,久久没有说话。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三位守护了半生的老人披上了银纱,他们的身影与山河融为一体,成为了龙脉的一部分。

“明天该去下一个驿站了。”王胖子打破沉默,往嘴里灌了口酒,“听说东海的渔民新修了‘望龙台’,咱们去看看他们的风水阵布得怎么样。”离火珠在他掌心闪了闪,像是在表示赞同。

林婉儿往东方指,那里的天际已经泛起鱼肚白:“血珠说东海的龙脉最近很活跃,渔民们的‘护脉渔歌’越唱越响,气脉都跟着变得欢快了。”她笑着说,“正好带孩子们去看看,让他们知道守护不只是山林里的事,海边也有守护的风景。”

陆寻点点头,将紫气碎片收好:“走吧,天快亮了。”他往楼梯口走去,脚步虽不如当年稳健,却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还有很多地方要去,很多故事要讲,很多信念要传承。”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山谷时,驿站的大门缓缓打开。陆寻三人带着小石等年轻守脉人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被拉得很长,与山间的龙脉气脉交织在一起。身后的秦岭在阳光下苏醒,溪水潺潺,草木青翠,仿佛在为他们送行,也在见证这场跨越时代的守护传承。

路上,小石突然问:“陆先生,什么时候才能像您一样,让掌心的纹络和龙脉说话?”少年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陆寻笑着停下脚步,指着路边一株迎着阳光生长的小草:“当你把每棵草、每滴水、每块石头都当成朋友,当你愿意为它们付出真心,龙脉自然会跟你说话。”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守护不是靠力量,是靠真心,这才是天地归一的真正秘密。”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桃木剑和护身符。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也洒在这条蜿蜒的守护之路上,照亮了前方的风景,也照亮了传承的希望。山河为证,岁月为凭,龙脉与人族的共生之约,将在一代又一代守脉人的守护中,永远延续,直到时间的尽头,直到天地真正归一,永享安宁。

风拂过山谷,带来远处的歌声,那是村民们在田间劳作时哼唱的歌谣,也是守护与共生的赞歌,在山河间久久回荡,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