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重生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448集:王文韶倒台

第448集:王文韶倒台(2 / 2)

王三咬了咬牙,狠狠瞪了苏明远一眼,带着手下悻悻地走了。周围的商户见王三走了,都围过来,笑着说:“苏公子,你可真厉害!这王三在苏州横行霸道惯了,今天总算遇到对手了!”

苏明远笑了笑,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江南开拓的第一步,以后还会遇到更多麻烦,但只要像父亲说的那样,行得正、坐得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苏明远忙着装修铺面、招伙计、整理账目。他按照平遥总号的规矩,在铺面里挂了“诚信为本”的匾额,还贴出告示:凡是在汇通存钱的商户,存款利息比其他钱庄高一分;若是遇到困难,还能申请低息贷款。

告示贴出去的第二天,就有商户来存钱了。第一个来的是个卖丝绸的张老板,他手里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放在柜台上:“苏公子,我听说你帮朝廷揪出了贪官,还敢跟王三叫板,我信你,这五百两银子存在你们汇通。”

苏明远连忙让伙计给张老板开了存单,还送了他一匹平遥的棉布。张老板笑着说:“以后我就跟汇通打交道了,我还要让我的伙计们都来存钱!”

渐渐的,来汇通存钱、贷款的商户越来越多,铺面里每天都挤满了人。苏明远忙得脚不沾地,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看着汇通的招牌在江南立了起来,想着父亲的嘱托,心里满是成就感。

四、平遥:余波与温情

苏半城在平遥,也没闲着。虽然王文韶倒了,但汇通之前因为怕牵连,停了不少放贷业务,有些商户因为资金周转不开,日子过得艰难。苏半城带着李老三,挨家挨户去拜访这些商户。

走到西街的粮店时,店主刘老板正坐在门槛上叹气,店里的粮缸都空了一半。见苏半城进来,他连忙起身:“苏东家,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苏半城坐下,看着空粮缸,“是不是因为之前没敢来贷款,粮食进不来了?”

刘老板点点头,眼圈红了:“是啊,之前王文韶盯着汇通,我怕被牵连,不敢来贷款,现在粮价涨了,我手里的钱不够,进不了粮,再这样下去,这粮店就要关门了。”

苏半城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放在桌上:“这两百两银子,是汇通给你的低息贷款,你先拿去进粮,等生意好了再还。”

刘老板看着银票,激动得说不出话:“苏东家,您真是好人!之前我还怕您记恨我不敢来贷款,没想到您还主动来帮我……”

“都是平遥的乡亲,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苏半城笑着,“以后有困难就跟我说,别客气。”

从粮店出来,苏半城又去了东街的布庄、南街的酒坊。每到一家,他都根据商户的情况,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或者帮忙联系货源。商户们都很感激,纷纷说以后要跟汇通长期合作。

回到老宅时,已是傍晚。苏夫人正站在院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一件外套:“外面凉,快穿上。”她接过苏半城手里的账册,笑着说,“明远刚才派人来送信,说江南分号开业第一天就存了三千两银子,生意好得很。”

苏半城接过信,看着儿子的字迹,脸上露出笑容:“明远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

晚饭时,孙子苏小安坐在苏半城身边,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奶声奶气地问:“爷爷,爹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爹了。”

苏半城摸了摸孙子的头,笑着说:“你爹在江南办大事,等他把分号打理好,就回来了。到时候让你爹给你带江南的糖人好不好?”

“好!”苏小安高兴地拍着手,“我还要让爹带江南的画舫,我想坐船!”

苏夫人笑着说:“你这孩子,画舫那么大,怎么带回来?等夏天,让你爷爷带你去江南,咱们去坐画舫,好不好?”

“好!”苏小安更高兴了,捧着碗大口吃饭。

夜里,苏半城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光。他想起几个月前,暗室里的烛火摇曳,他和苏明远、李老三低声商议,那时的他,总怕这安稳日子会碎掉。如今,王文韶倒了,汇通的生意越来越好,妻儿平安,孙子活泼,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突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苏夫人端着一杯热茶进来:“还没睡?在想什么呢?”

苏半城接过茶,握住妻子的手:“在想,咱们这辈子,经历了这么多事,还好有你在身边。”

苏夫人笑了笑,坐在他身边:“夫妻本就该互相扶持,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茶杯里的热气缓缓上升,带着淡淡的茶香。

五、江南与平遥:同心共暖

一个月后,苏明远从江南回来。他刚到平遥城门口,就看到李老三带着钱庄的伙计们在等他,苏半城和苏夫人也站在人群里,脸上满是笑容。

“爹,娘,我回来了!”苏明远跳下马,快步走到父母面前。

苏半城看着儿子晒黑的脸,眼里满是心疼:“回来就好,路上累了吧?快回家,你娘炖了你最爱喝的鸡汤。”

回家的路上,苏明远兴奋地说着江南的事:“爹,江南分号现在每天都有商户来存钱,还有不少官员想让咱们承办当地的税银转运,张大人还说,要把咱们汇通推荐给户部,让咱们承办全国的税银转运呢!”

苏半城点点头,笑着说:“好,好,你做得好。不过记住,不管生意做得多大,都不能忘了‘诚信’二字,不能像王文韶那样,贪赃枉法,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我知道了爹。”苏明远点头,“我在江南的时候,一直按照您说的做,所有账目都公开,商户们都很信任咱们。”

回到老宅,苏小安一下子扑到苏明远怀里:“爹!你终于回来了!我的糖人呢?”

苏明远笑着从包袱里掏出一个糖人,递给儿子:“诺,给你买的孙悟空糖人,好不好看?”

“好看!”苏小安捧着糖人,高兴地跑出去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苏明远给父母夹菜,说着江南的趣事,苏夫人给儿子添汤,偶尔插几句话,书房里满是欢声笑语。

饭后,苏半城带着苏明远和李老三去了钱庄。钱庄里的伙计们看到苏明远回来,都围过来问好,苏明远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还拿出从江南带回来的点心分给大家。

苏半城站在“汇通钱庄”的招牌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当年刚开钱庄时,只有一间小小的铺面,几个伙计,如今汇通不仅在平遥站稳了脚跟,还把分号开到了江南,以后还会开到更多地方。

“明远,”苏半城转身看着儿子,“以后汇通就交给你了,爹老了,想多陪陪你娘,带带小安。”

苏明远愣了愣,随即点头:“爹,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汇通打理好,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老三在一旁笑着说:“东家,您就放心吧,有我帮着明远,汇通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苏半城笑着点头,目光望向窗外。平遥古城的夜色很美,街上的灯笼亮着,远处传来打更人的声音,汇通的招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或许还会遇到像王文韶这样的坏人,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同心协力,只要汇通始终坚守“诚信为本”的规矩,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春风吹过平遥古城,老海棠的花苞终于开了,粉嫩嫩的花瓣落在地上,像是给这安稳的日子铺上了一层温柔的底色。苏半城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海棠花的香气,还有家的温暖——这平遥的春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