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之事余波未平,工部尚书杨元周仍不断递折进宫,试图以‘图纸来源不明’为由推翻太子在翟州的部署,暗示要对宗辞问责。
其实主要矛头还是要替二皇子君之珩铺路,原先这太子无欲无求,没成想三年一次的秋闱却早早到地方招揽人才,委实让朝廷一些支持二皇子的大臣心慌。
甚至他们觉得太子君乾云之前假装病弱都是为了博取圣上的同情,而此番出手又狠又准,更让他们心境。
这样的人一旦日后继位,想必也是不好糊弄的,有些盐税上,漕运上的事情,还是不好叫上边知道的。
于是工部尚书杨元周瞬间就拉拢了不少地方官员共同上书。
宗辞还未入仕就遭到如此空前的反对,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但他对此并未有机会正面争辩,倒不如冷静如常,反倒在君乾云再次见他之际,呈上了另一本册子。
“这是我夫人亲绘的《凉风装置全图录》,内有风扇从原型、结构到转动原理的完整说明,最初草图日期也写得清楚,还有当日购铁打样的坊间账据。”
这次的风扇不仅仅是立式的家用小风扇,还有吊顶的,用水力制动的。
都被洛云京详详细细绘制在本子上,还用了他们看不明白的数字标注。
君乾云翻开一看,果然图纸细致,甚至连不同季节风叶倾角都计算在内,细节之处精妙绝伦,绝非一朝窃得所能仿。
“这是京......洛娘子画的?”
宗辞淡淡说道:“她还备着前两月亲手打样时的铁片和小样,若疑心,可以一并送京作证。”
而且另宗辞也惊讶的便是那些数字了,洛云京教了他,他便偷偷告诉了君乾云,旁人并不知道那些奇怪的符号的意思。
可君乾云上了心,用尺子一量,还真的就跟宗辞教给他的那些数字对应上了,连成品的尺寸都分毫不差,谁还敢说人家是偷的图纸。
这些蠢人!
太子看着宗辞,眼中一瞬不瞬,终于收起本子,语气沉了几分:“她倒是早就有所防备。”
宗辞拱手道:“与其争辩,不如拿出凭据。学生和内子不怕质疑,只怕耽误事。”
他顿了顿,又道:“如今南越挑衅,边疆若起战,若风扇之事被人为耽搁,不但官民不满,军心也难稳。”
君乾云眼底一闪,脸色渐沉:“你说得对,此事若真因杨元周之私意误了军用,便是欺君之罪。”
两日后,君乾云快马回京亲入御前,递上宗辞所备全图,并另备洛云京所写《风扇配军建议书》,其中详细列明军营风扇配设办法、木架安装稳定性、部队步兵连转轮换人方式、损耗补件建议,以及一封宗辞手书:“若此物非实用,可弃;若有需改进,愿听调遣。”
皇帝翻阅良久,未言图纸归属,只摆手:“此物既实用,即赐为‘军用凉风装’,按那宗辞所提,分派工坊、军营所用,功归太子协领。”
工部尚书虽未直接点名斥责,但圣心已定,他也只能无奈噤声。
风扇事件至此暂时平息,宗辞虽未得荣宠加官,但声誉却在学林朝野间愈发稳固。
甚至有些远在江南的学子都知晓今年西北有个举人名叫宗辞,还跃跃欲试等春闱时与之考教一番。
一日,陈明忍不住问:“公子,日后咱们进了京城,可得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