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预感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的神色都无比凝重,心头就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紧接着,他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紧急赶回了龙腾基地,要把这个重要的消息汇报给上级领导。
刘华辰和赵博秋作为基地负责人之二,预感到这场超级恐怖的天灾后,他们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立刻就向上级汇报了此事。
上级领导对这件事儿那可是相当重视,一听完汇报,就立即启动了最高级别应对机制。
他们先是确定了超级大地震的波及范围。
然后,针对那些关键的基础设施,比如桥梁、大坝等等,迅速展开了加固工作,就是要确保这些设施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尽可能地保持稳固,减少损失。
同时,还制定了一套备用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接下来,就是要制定分级分类撤离方案了。
这可是个相当细致的活儿,得根据不同的区域情况来安排。
就比如说核心危险区(高烈度区),也就是震中周边百公里内的区域,那可是重中之重,必须得实施强制撤离才行。
这时候,就得由军队、公安、应急管理部门联合起来组织行动。
他们会按照行政区划仔细地划分好撤离路线,然后调配大巴、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把群众们安全地转移到其它城市。
就是要确保每一个应该撤离的人都能顺利撤离,做到应撤尽撤。
再看波及影响区(中低烈度区),这里的情况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危险,所以就实施建议撤离加自愿留守的方案。
一方面,会开放一些临时避难所,给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物资支持,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个安身之所,有吃有喝的。
另一方面,还会对那些选择留守的人员进行防灾培训,教给他们一些室内避险的要点,让他们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
还有,特殊群体可是要优先考虑的。
像老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士这些弱势群体,会专门安排专人去对接他们,确保他们在撤离过程中不会被遗漏掉,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
安置点的统筹建设也不能马虎。
民政部门会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提前在安全区域搭建好临时板房、帐篷区,并且配置好饮用水、食品、医疗站、厕所等基础设施。
还会建立起安置点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保障撤离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说供暖、通讯、教育临时课堂等等,就是要让群众们在安置点里也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最后,对于那些不是重大灾区的区域建筑,也不能掉以轻心。
得先派人去仔细地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
要是发现有问题,就赶紧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这些建筑在地震来临时能够稳稳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