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射雕拜师裘千丈,开局假娶穆念慈 > 第426章 信哥,后宫妃子挑几个呗?

第426章 信哥,后宫妃子挑几个呗?(1 / 2)

李信喊来几个兵士,帮忙抬好遗体,等此地事了,便跟着师父裘千丈一起,送回到湘西老家,安葬在裘家祖坟。

可惜了,这一世的裘千仞,再没机会和龙象大成的金轮打一天一夜了。

李信刚想到此,却见一白发女子飘忽而来。

她落定在裘千仞尸体近前,神色怔怔,看眼眸,也不知是畅快,还是失落。

但很快她便眉毛一竖,变得愤怒无比:“是谁,谁杀了他?我瑛姑都还没找他报仇,旁人凭什么先把他杀了!凭什么!他现在都死了,我还怎么报仇!?”

说到此,霍然转首,看向了离此最近的李信,并注意到了枪尖上的血迹。

不难分辨,裘千仞胸膛的伤口,正是来源于长枪。

而后,这女人二话不说,便朝着李信打来。

我特么的……李信真是又气又无奈。

你瑛姑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裘千仞刚死,凑了过来。

你说你要早来点,还能帮我一起对付裘千仞,现在可好……

李信可不会惯着她,三两枪便将其逼退开来,随之目中隐隐现出几分杀意。

这女人虽然可怜,但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若再不识趣的胡搅蛮缠,可就别怪自己下狠手了!

“阿弥陀佛!”

随着一声佛号响起,瑛姑再要来攻李信,却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推到了一旁。

面容慈善神态祥和的段智兴,也就是如今的一灯大师,竟也来了这里,挡在李信和瑛姑中间,看着裘千仞的尸体,哑声轻叹:“贫僧,来晚了!”

李信暗道,你确实来晚了,按照前世记忆,裘千仞华山二论准备跳崖自尽时,就是被你段智兴拦住并点化,出家成为了慈恩。

当然,如今还没到华山二论,所以也不能怪你来晚,而是怪裘千仞死早了。

瑛姑虽有些蛮不讲理,但多少懂的些是非黑白,此时情绪渐渐平稳下来,倒没再对李信出手,只是目中带着浓浓的追忆和哀伤。

这份情愫肯定不是对裘千仞的,而是对那过往青春时的美好,以及悲恸。

老顽童没出现,也不知龟缩在了哪里。

瑛姑最后深深看了眼裘千仞的尸体,便飞跃而去。

随即李信和段智兴跃上皇宫大门城头,郭靖忙来拜见:“师父。”

段智兴轻轻点头,赞许道:“靖儿,很好。”

这称赞,既是对郭靖的武学进步,更是对其战术谋略的肯定。

堪称中原最大规模的战役,竟没杀个血流成河,而只靠着突袭,出其不意下,袭杀权臣史弥远,再挟持宋帝而奠定了胜利结局。

石家其实还有些高手,但连老家主都重伤,没了反抗之力,他们如何还能掀出什么风浪?

看着李信和黄蓉,石彦峰皱眉苦思许久,终是想起了数年前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有两个小辈到皇宫内院偷盗被他发现……

原来,那两人,便就是这两人。

但,怎么可能……这才短短几年,这两小辈的武学修为竟已到了此等惊天动地的层次!

石家是一股不俗的力量,堪比一个顶尖大教派了,且很多石家人不光武艺高深,更有将帅之才!

所以,李信看着那些已经被五花大绑,没了反抗之力的石家人,凛然开口:“把他们全杀了。”

郭靖:“……??”

算了,大哥一定有深意,听着看着便是。

段智兴本想阻拦,但见郭靖穆念慈黄蓉等人面色平静,便也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李信话还没说完:“石云老头留着别杀,看好绑好,免得因族人全部惨死,石家断子绝孙而想不开自杀。”

对上李信冷漠而残暴的目光,石云神色一滞。

他石家效忠大宋近三百年,即便如今南宋完蛋,他石家人也个个是好汉,绝不会投降求饶。

这也是他石云本来准备好的,当大元叛军要他们投降时,就说些慷慨激昂的陈词,来激励鼓舞石家儿郎,同时借此拒绝大元,表面誓死效忠于大宋的决心。

但怎么……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就留他石云一人活着,还不让他死,那他往后余生,岂不是生不如死!?

眼看李信要动真格,已经命数名兵士到了石家人背后,高高举起大刀……石云看着史弥远的尸体,看着被挟持后一动不敢动一句话都不敢说的宋理宗,终是长叹了口气,艰难道:

“请饶过他们,我石家,愿意降!”

李信制止了大刀落下,满意点头,随之淡淡道:“这可是你们石家主动要投降我大元的,我可没逼你们。”

石云知道对方是要占个名正言顺的大义,但到了这一步,再做口舌之争还有什么意义?

至于包括宋理宗在内的皇室,那就好办多了。

李信完全没有干预,让郭靖自行去安排便是。

只是穆念慈走到近前,清清冷冷道:“信哥,宋帝后宫的妃子,你要不要挑选几个?”

这是提前点自己呢……这妮子现在欲擒故纵是玩的越来越好了。

李信大骇,忙一本正经道:“念慈你说的哪里话,我对她们可没半分兴趣。”

宋理宗登时松了口气,却听李信又和郭靖道:“义弟,三千佳丽,为兄无福消受,还是都给你吧。”

郭靖知道大哥又在拿他开玩笑,但看宋理宗战战兢兢的模样,便若有所思,没有拒绝,没有接话。

宋理宗知道再不表态肯定不行了,当即道:“我大宋……愿降,但请给皇室留最后一点颜面,若你们大元同意,我便昭告天下,表明将这天下拱手相让,而今后大元便是正统!”

当初靖康之耻,大宋沦为天下笑柄,妃子公主什么的都被送到了大金,沦为金人军中娼妓,甚至连堂堂太后,都需每日接待十余人乃至更多……

因此听李信话中的调侃,宋理宗怎能不怕!?

反正等到蒙古南下,大宋也得玩完,届时还不知何等凄惨模样,倒不如干脆现在把头和同为汉人的元军低下,且谈个条件,免得再污了赵宋名声。

当明军距离庐州还有大几百里时,南宋皇宫,也全部落入大元手中。

从此后世间再无宋理宗,只剩赵昀。

包括赵昀在内的所有皇室成员都被赶到一处大别院,被终日严加看管,不过好在往后余生吃喝不愁,比当初靖康之难时的皇室结局,不知好了多少倍。

且为了保全皇室颜面,宋理宗连夜发急告于天下,从今往后,这中原大地,改宋为元!

这急告可并非只是一句口号。

自古以来,九州朝代更迭,最重视的便是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