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后,沈淮开始规划春熙巷三进房子的布置。
这座宅院是沈淮考中状元时,谢道珩送的。
位置靠外城,但又属于内城边缘。
比起现在住的清北小巷位置优越,圈子也更好。
不管是去翰林还是去上朝,都比较方便。
主要是宅院面积大,更适合做婚房。
他做好规划,便让人送去谢家给谢知微看,确定后便可开始布置。
谢知微只提了两个要求:扩大主卧,挖个荷塘。
两个要求都很简单。
年前就搞定了。
谢家也派人来量尺寸了,回去之后,开始请工匠打床。
年底事忙。
沈淮已经许久没见到谢知微,但仍保持每天书信来往。
所以婚房的规划和具体布置,两人基本能同步。
年底事多,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其中,齐鲁省的税收被查出问题,有人贪墨税款,金额之大。
天启帝一怒之下,直接砍了贪得最厉害的两个知府,涉事人员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好几个知府和知县被撸了官帽,不仅断了仕途,还要吃几年的牢饭。
齐鲁总督被贬至岭琼郡,三代以内不得回京。
琼郡的天气,比岭南还要恶劣,齐鲁总督已经年过四十,若路上无人照拂,很有可能会挂在路上。
税款问题,朝廷向来重视,天启帝也容不得贪官污吏,下手从来不手软。
然而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手段隐蔽,存在侥幸心理,却不知天启帝就是让你放松,露出马脚,好一锅端。
证据一出,天启帝就下令处理了,绝不留着过年。
因为,边关失守一城,至今还未夺回,天启帝心里憋屈,这些人恰好撞上来,他们不死谁死?
贪墨案闹得很大,朝廷内外风声鹤唳。
各省总督被吓的夜不能寐,总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更怕活不到过年。
好在天启帝放话,让各省自查。
相当于给你机会补漏,若是后面还查出问题,那就不要怪他不讲情面。
战事吃紧,西戎人又蠢蠢欲动,天启帝绝不允许这些蛀虫嚣张。
不想死的,都知道该怎么做。
朝堂气氛紧张,
然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大年初三,太后薨逝,年享八十六岁。
京城素缟。
禁止一切娱乐婚嫁。
各家大门,挂上白缟。
官员们排队吊唁守灵。
沈淮品级比较低,没资格,只能在翰林院处理事务。
这种压抑,持续到三月才有所好转。
这个时候,天气暖和,万物复苏,一切生机勃勃。
边关也传来好消息,去年失守的城池夺回来了。
北狄损了两名大将,兵力少了将近两万人,损失惨重。
平南侯乘胜追击,占领北狄关口两城。
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天启帝龙颜大悦。
只是,天启帝旧病复发,无法上朝,太子监国。
这段时间,沈淮和谢知微见面的次数也很少,即便见面,也是在书肆,或者是谢家院子。
逛街踏青什么的,都没有。
倒是带了小胖墩去城郊放了一次风筝。
沈家也来了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