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芽,你在做什么呀?”
听到有人叫自己,小月芽立即抬头,见是沈淮,立即爬起来,然后蹬着小短腿跑过去。
一边跑一边开心的说,“舅舅你来啦!”
“舅舅想小月芽了,过来看看小月芽。”沈淮蹲下身子,变戏法似的变出一根糖葫芦,“糖葫芦,特意给小月芽买的,喜欢吗?”
“喜欢!非常喜欢!”小月芽非常开心的数着糖葫芦,“一共六个果果,小月芽一个,舅舅一个,娘亲一个,爹爹一个,爷爷一个,奶奶一个。”
说完,张嘴啊呜的啃住糖葫芦。
只可惜,她嘴巴太小了,牙齿也不给力,只能咬住一点点。
“慢点吃,吃完舅舅再给你买。”沈淮抱起小月芽,坐到沈月旁边,“后天家里办喜宴,大姐和姐夫一定要来。”
“肯定到。”沈月声音温柔,“就是不知道赵家那边怎么样了。”
“赵家第二天就答应了,家里打算跟喜宴请柬一起送。”
赵家也觉得时间匆忙,但又不想婚礼上没有沈淮,衡权了一个晚上就答应了。
“对了大姐,你见过赵三斤吗?”
“见过几次,看着挺本分的。”沈月点点头,“二杏跟我说,上门女婿不用太聪明,过得去就行。”
沈淮觉得,“二姐自己满意就行。”
“二杏主意正着呢,你就别操心了。”沈月落下一子,“再不济,还有爷爷奶奶看着,不会让他们走歪的。”
许仪章接话,“该担心的是赵家才对,他们家人多田少,若是不嫁儿子,就没聘礼拿。
有了聘礼,还能给其他儿子娶媳妇。”
能做上门女婿的,大多家庭条件不好,而且兄弟多。
牺牲一个,就可以给其他儿子娶媳妇了。
是个稳赚的买卖。
“与其担心别的,你还是多担心自己吧,毕竟,就你没娶媳妇了。”
沈淮笑了,“你这算催婚吗?”
“算吧!”许仪章也笑了笑,“方才我跟你姐还在讨论,你会娶什么样的媳妇呢!
你姐说,你八成会娶京城的姑娘。”
沈淮大笑,“大姐,我怀疑你会算命。”
“还真被我猜中了呀!”沈月笑得很开心,“快给我说说,对方是什么样的姑娘。”
“八字还没一撇呢。”
“哎呀,说来听听嘛!”
沈淮拒绝了,“等定下来了我再告诉你们。”
好叭!
沈月有些失落,但也能理解。
接着,她摸了摸肚子,“小月芽准备有弟弟妹妹了。”
沈淮下意识的看着沈月的肚子,很平,没看出什么。
应该是月份还小。
“恭喜恭喜!”
“这次害喜比较严重,待你回京,你姐夫又要去郡城求学,家里就我跟小月芽,怪冷清的。”想到以后,沈月难免落寞。
沈淮转头看许仪章,“你跟方兄去梧桐书院看过了?”
许仪章点点头,“拥有举人功名,不必像县学那般,每天都安排授课
我们一年只需去两次即可,每次为期一个月,这段时间,书院山长亲自指点解惑。”
“那挺不错的。”
临近中午,沈月突然想吃福满楼的招牌菜。
沈淮提议,“那就去外面吃吧,顺便把魏渠和王宇川还有江铭和李景舟叫过来。”
结果,沈杨和沈林也来了。
大家聚集包间,有种同窗聚会的感觉。
沈月吃饱了就先行离开,留下沈淮几人叙旧。
“沈兄,你什么时候回京?”饭吃到一半魏渠问道。
“下个月月初启程。”沈淮说,“路途遥远,回到京城估计十月底了。
年底事多,会比较忙。
明年开始,我们也要参与评优,表现好的,散馆之时可继续留任京城,表现不佳可能会外放地方做通判同知。”
“通判为正六品,比知县大两级,这还表现不佳?”王宇川抚额,“到底是朝廷选拔太严了,还是我太菜了!”
魏渠脱口而出,“是你太菜了!”
王宇川捂住胸口,神情“痛苦”。
江铭和李景舟默默的看他表演。
“王兄,等你考中举人了再来担心这个问题哈。”沈杨夹块扣肉给他,“来,压压惊!”
沈林忍不住不笑。
王宇川无语的把扣肉往嘴里塞,然后嚼!嚼!嚼!
哎呀呀!
忍不住!
大家一个接一个的笑起来。
“我也打算去梧桐书院求学。”魏渠说,“从县城去郡城一天就能到,来回也方便,就是不知束修如何。”
许仪章道,“一年二十两!”
画一出,江铭和李景舟齐齐倒抽一口气。
沈杨更是瞪大了眼睛,“这么贵!”
一年去两次,每次为期一个月,等于一个月十两银子。
真不是一般的贵!
“山长是两榜进士出身,有他指点,总好过我们自己瞎琢磨,何况……”许仪章看向沈淮,“沈兄不是给我们寄了很多书籍和真题么,条件已经很好了。”
众人点点头。
都觉得许仪章说的有道理。
省府好,但是远;国子监更好,但不是谁都能进。
梧桐书院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有进士指点总比自己瞎琢磨的强。
“魏兄可以先去看看再决定也不迟。”许仪章说,“我与方兄还有林中,十月中旬要到书院报到,届时你跟我们过去看看。”
“此事还需跟我舅舅商量。”魏渠的束修,娶媳妇,都是魏舅舅一手操办的。
他父亲再娶后,几乎不管他。
母亲留下的田产,根本支撑不起他的束修,费用基本都是魏舅舅出。
准备散场的时候,沈淮对大家说,“后天你们几个来早些,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刚回到家,沈淮就被拉去写请柬。
理由是:他们写字不好看,像知县、教谕、同窗这些,得他亲自写。
沈淮见偷懒不得,便老老实实的写请柬。
第二天中午,沈大姑一家都来了。
林致远看到沈淮,笑嘻嘻的对怀里的儿子说,“快叫人!”
“叔叔!”两岁的小孩,口齿不清,但是很活泼爱笑。
“小承越真乖,来,给叔叔抱抱。”
小承越见沈淮伸手,也跟着伸手,笑呵呵的喊了好几次叔叔。
“这孩子不怕生,也爱笑。”沈大姑在一旁笑着说道,“跟小月芽一样,见人就乐呵,不像静丫头家的砚之,小小年纪就老成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