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钦点状元(1 / 2)

众人的视线,纷纷往沈淮几人身上扫,眼里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好奇。

好奇这十人进殿后,皇帝和读卷官们会问什么样的问题。

谁会是状元,谁又会是探花郎?

沈淮也知道,天启帝只是找他们‘聊’两句,聊完就钦定名次。

所以,他比较淡定。

但…心里却抑制不住的兴奋。

毕竟这是独属他们的高光时刻,是可以吹嘘一辈子的名场面。

“请十位考生进殿!”一名太监走了过来。

沈淮整了一下衣襟和方巾,抬脚跟上太监的脚步往殿内而去。

后面的卢龄之、崔鹤汀等人,不知道皇帝会问自己什么,不禁有些小紧张。

殿内,天启帝坐在正上方,左右两侧站着读卷官和其他文武大臣。

行礼大喊“吾皇万岁”的时候,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他们身上。

那种无声胜有声的威压,让沈淮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帝皇威压,群臣气势。

但凡胆子小一点,都顶不住。

“平身!”

天启帝微微抬手,示意诸生起身。

“谢陛下!”

紧接着,天启帝的声音响起,“哪位是沈淮?”

沈淮恭敬出列,“学生沈淮拜见陛下!”

“你这口音,听起来一点也不像桂越的,反倒更像京城人士。”

天启帝看着沈淮,身姿挺拔,神态自若大方,完全看不出他是农家出身。

看来小舅子对这个徒弟,倾注不少心血啊!

“回陛下,学生来京城三年了,平日里说不上家乡话,老师又时常督促纠正学生的官话,久而久之,口音就变了。”

“你的文章,对农桑一事着墨颇多,除了有亲身体验外,可有研究农书?”

“学生八岁起,便开始研读《齐民要术》,九岁从中悟出黄芽菜的种植之法。

拜师后,开始研读《水经注》和《河渠书》,悟出束水冲沙之法。

铁龙爪和曲辕犁也是从相关书籍中悟出来的。”

沈淮说的这些,天启帝早有耳闻,主要来自谢道珩有意无意的炫耀。

其他文武大臣也听说过一点,尤其是武将家中的闺女,时不时吩咐下人买份这茶那酪的,饭都不吃了。

这一打听,嘿,居然是沈淮这小子捣鼓出来的。

东坊市的汤粉,他们没少去光顾呢!

孟浩等人一脸震惊。

完全没想到,沈淮这厮打小便钻研农桑水利。

怪不得他能发明铁龙爪和改良直辕犁。

“那你是如何想到市舶贸易的呢?”天启帝对这个话题颇为兴趣。

自梁朝开始,丝绸之路不顺畅,外寇时常来犯。

朝廷多次想重来丝绸之路,奈何困难重重。

沈淮回答,“丝绸之路受阻,市舶贸易可作为代替通道,扩大财源,资源互利,同时还能增强我朝对海外国家的影响,让他们认可我朝在中原的地位。”

天启帝又说,“市舶贸易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隐患也不少。”

“可设立市舶司,制定贸易法规,打击走私,抬高商人通行关卡。”

问到这里,天启帝便觉得差不多了。

考生是否有真才实学,有时候问一两句便能看得出来。

沈淮此人,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