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师这般高兴,弟子便安心了。”沈淮脸上漾出笑意,“先前还未揭晓榜单时,弟子这颗心总是惴惴不安,生怕名次落于人后,辜负了老师的期许。”
说到这里,沈淮微微欠身,“如今名次已定,弟子万幸没有辜负老师的教诲与期许。”
“还没殿试呢,先别着急万幸。”
谢道珩拍了拍沈淮的肩膀,笑意不减,“等你坐实了状元的名头,我们师徒再高兴也不迟。”
殿试由皇帝主持。
名次也是由皇帝钦定。
通常情况下,皇帝只看前十名的文章。
只要徒弟正常发挥,一甲的名次肯定跑不了。
“老师说的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放松警惕。”沈淮倒了杯茶水递给谢道珩,“老师,前些日子弟子去了国子监,临走前,师伯教给弟子六个字。”
“哦?”谢道珩好奇的看过来,“是哪六字。”
“思危!思退!思变!”
谢道珩端着茶杯的手一顿,神色也变得莫测起来。
过了一会,他才轻轻点头,“这六子箴言,原是你师祖传下的。当年,为师与你师伯初入官场,年轻气盛,行事莽撞,没少捅娄子。
你师祖瞧着闹心,又担心我们不得善终,这才将这六字箴言教给我们师兄弟二人。
如今,你师伯将这箴言教给你,便是希望你日后能少走点弯路。”
沈淮很好奇。
老师和师伯当年,捅了什么样的篓子。
但,他也仅仅只是好奇而已。
问是不敢问的。
“当时师伯也是这般跟弟子讲的,只是弟子愚钝,至今还没参透其中之意。”
“这箴言蕴藏着你师祖半生智慧,你要是能参透,为师才觉得奇怪呢。”谢到珩抬手虚指了两下,“知与行,完全是两回事。
这六字箴言,你虽已知晓,但你还未正式踏入仕途,又阅历尚浅,能意识到‘思危’二字,已经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谢道珩的目光深了两分,“等你混迹官场了,自然知晓这六字箴言的威力……现在,说说你的理解。”
沈淮将自己的理解,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谢道珩听了之后,赞许的笑笑,“不错,已经参透到表层的意涵了。”
“是老师教的好!”
这话谢道珩爱听。
接着,谢道珩又讲了殿试的一些规则,以及参与官员。
殿试只考一场,而且只考策问。
试题大多在殿试前一天,由读卷官秘拟。
阅卷的规则是:每个读卷官必须将所有试卷轮流批阅一遍,并且按照五个等级标识评卷,最后由首席读卷官进行综合评分,然后确定名次。
殿试现场,一般由御史、三品大臣监督。
像试卷弥封、填榜等事情,由翰林、光禄寺、鸿胪寺等官员负责,确保殿试顺利进行。
参与会试的考官,大多会继续参与其中。
“为师八成也要参与阅卷。”
沈淮听言,愣了一下。
“殿试的核心人是陛下,且卷子糊名,无需避嫌。”
沈淮这才知道,殿试的性质是排名,而非录取。
他们的名次由皇帝钦定,故称‘天子门生’。
讲完这些,谢道珩揉了揉太阳穴,“距离殿试还有几天,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参加任何聚会,好好在家温书。”
沈淮听出了言外之意,“老师放心,弟子知道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