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卷着沙尘,向联军扑去,联军士兵被吹得睁不开眼。曹彰趁机率领曹军发起最后的攻击。联军大乱,纷纷溃逃。孙权和诸葛亮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此役大获全胜,但曹彰却高兴不起来。他望着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心中满是悲痛。曹昂的灵魂此时已十分虚弱,他看着弟弟,微笑着说:“彰弟,莫要悲伤。这乱世纷争,总会有人牺牲。如今孙刘联军大败,天下统一的希望又多了几分。”
曹彰含着泪说:“大哥,你为了我,为了这天下,付出了太多。我定会完成你未竟的事业,让天下太平。”曹昂缓缓地说:“彰弟,我相信你。只是我如今灵力即将耗尽,以后怕是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了。”
曹彰悲痛欲绝:“大哥,你不要离开我!”曹昂微笑着说:“彰弟,莫要伤心。我会在另一个世界,看着你守护好这天下。记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说完,曹昂的灵魂渐渐消散。
曹彰望着大哥消失的方向,久久无法回神。回到许昌后,曹操看着疲惫又悲伤的曹彰,安慰道:“彰儿,你大哥为这天下付出了太多,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如今你要振作起来,继续为统一天下而努力。”
曹彰点点头,重新振作精神。此后,他更加努力地训练军队,发展民生。在他的努力下,曹魏国力日益强盛。
多年后,曹彰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灭掉了蜀汉和东吴,实现了天下统一。他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望着繁华的都城,心中默默说道:“大哥,你看,这天下终于太平了。你未竟的事业,我已经完成了。”
而曹昂在幽冥之境,看着人间的太平盛世,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他们的兄弟情,他们的信念,终于换来了这千秋盛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永恒的传奇……
天下初定,曹彰站在那巍峨的宫殿之上,俯瞰着繁华的都城,心中却满是怅惘。大哥曹昂的身影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那并肩作战的岁月、生死相依的情谊,如潮水般不断涌上心头。
一日,曹彰正在书房批阅奏章,突然一阵奇异的光芒闪过,曹昂的灵魂竟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曹彰又惊又喜,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曹昂跟前,声音颤抖地说:“大哥,你……你怎会回来?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曹昂微笑着,那笑容依旧如往昔般温暖:“彰弟,如今天下太平,我虽在幽冥之境,却也心系这来之不易的盛世。冥界念我兄弟二人守护天下之功,特准我回来看看你,也看看这太平人间。”
曹彰眼中满是激动与思念,紧紧握住曹昂的手,仿佛一松开大哥就会再次消失:“大哥,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如今这天下虽已统一,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曹昂拍了拍曹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彰弟,少了的是那战火纷飞中的激情与热血,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如今你身为天下之主,要让这太平盛世长久延续下去,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正说着,突然有侍卫匆匆来报:“陛下,南方有部族叛乱,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曹彰眉头一皱,神色变得严峻起来:“哼,刚太平没几年,就有人不安分。大哥,你随我一同去看看,我定要将这叛乱平息。”
曹昂点点头:“彰弟,我虽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可在旁为你出谋划策。”
曹彰立刻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向南方进发。一路上,曹彰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山川大地,心中感慨万千。曹昂在一旁轻声说道:“彰弟,还记得我们当年征战四方,为的就是这天下太平。如今虽有小患,但我们定能克服。”
到达南方叛乱之地后,曹彰发现局势比想象中更为严峻。叛军人数众多,且占据了有利地形,易守难攻。曹彰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将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此时,曹昂开口说道:“彰弟,叛军虽人多势众,但他们内部定有矛盾。我们可派人混入其中,挑拨离间,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再出兵一举歼灭。”曹彰听后,眼睛一亮:“大哥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然而,叛军首领似乎察觉到了曹军的意图,加强了内部防范,曹昂的计策一时难以实施。曹彰心急如焚,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曹昂安慰道:“彰弟,莫要着急。我们再另寻他法,叛军总有松懈之时。”
就在曹彰一筹莫展之际,一名小校来报:“陛下,抓到一个叛军细作。”曹彰心中一动,立刻让人将细作带上来。细作吓得瑟瑟发抖,曹彰喝道:“你若老实交代叛军的情况,我可饶你不死。”
细作为了活命,将叛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等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曹昂听后,分析道:“彰弟,叛军粮草集中在后方一处山谷,只要破坏他们的粮草,就能大大削弱他们的战斗力。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趁夜偷袭粮草大营。”
曹彰依计而行,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叛军粮草大营进发。然而,叛军早有防备,在粮草大营周围设下了重重陷阱和埋伏。曹军一进入埋伏圈,就遭到了叛军的猛烈攻击。
曹彰得知偷袭失败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曹昂皱着眉头说:“彰弟,看来叛军首领并非等闲之辈。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强攻了。不过强攻定会伤亡惨重,需做好万全之策。”
曹彰咬咬牙,说道:“大哥,为了这天下太平,为了百姓不再受苦,哪怕伤亡惨重,我也要拿下叛军。”
决战之日,曹彰身先士卒,率领曹军向叛军阵地发起猛攻。曹昂在后方用灵力为曹军将士们加持力量,但他的灵力已十分微弱,每一次加持都让他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