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荀彧的选择(1 / 2)

姜林神色一正,立马道:

“诺!”

这样一来,虽说无法彻底断绝火药外传,但是也能延迟很长时间。

真的等火药泄露出去,估计汉人的旗帜,已经遍布全球了!

张飞看向吕布,认真的说道:

“奉先,你们遇见了最好的时代,也遇见了最坏的时代!”

“说最坏,那是因为火器在你们的时代诞生,你们将会是最后一代武将!”

历史上火药诞生于唐,经历近千年的演化,才变成火炮,火枪,最后彻底取代冷兵器,成为战场的主流。

但是有张飞在,这个速度必然大大加快,也许取代冷兵器,那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情。

“说最好,因为有了火器,我必将带着你们走向辉煌,打下千秋基业,受万世敬仰!”

不少人都是呼吸急促,就连吕布的脸色也好了很多。

是啊,这火器是掌控在君侯手里,我为何要想着这些火器会打在自己身上呢?

我又不会背叛君侯,为何会如此担心?

张飞高高扬起手,大声喊道:

“为了武将的绝唱,为了我汉人千秋基业,万世昌隆,我们共同努力!”

吕布等人,呼吸瞬间有些急促,眼神迷离,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开疆扩土,打下一个又一个国度,插上汉人的旗帜。

在以前,封狼居胥,是武将的最高荣耀,但是在未来,不灭几个国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汉武将。

“我等愿为君侯效死!”

张飞微微颔首,说道:

“不过你们也别急,火器暂时还不会普及军中,时机未到!”

“奉先!”

吕布连忙拱手:

“末将在!”

“本侯曾答应你,组建一支大汉狼骑,由你统领,也是时候兑现了!”

吕布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看向张飞的目光,也变得火热起来。

“你先去神威军找云长,学习游击战术,随后在乌桓族挑选五百人为骨干,然后在鲜卑俘虏中挑选三千人为血肉,组建大汉狼骑!”

张飞微微侧身,朝西方看去:

“鲜卑有三部,东部有神威军,中部有本侯,西部就交给奉先了!”

“待大汉狼骑成军之后,你就带军赶往西部,展开游击战,夺回你的家乡五原郡!”

张飞回头,盯着吕布,告诫道:

“但你记住,夺回我大汉的疆土,不是你的目的,你的目的是杀伤鲜卑的有生力量!”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没有粮,去鲜卑部落抢,没有兵,去鲜卑部落抢,没有武器,去鲜卑部落抢!”

“大汉铁骑能发展到什么程度,麾下有多少兵马,就看你自己的了!”

“奉先,我看好你,莫让本侯失望!”

………………

东去春来,转眼间到了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86年。

一进入中平三年,各地叛乱层出不穷,其中江夏都尉赵慈领兵作乱,斩杀了南阳太守陈颉,声势浩大。

南阳可是大汉的帝乡,是光武帝刘秀的龙兴之地,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天子震怒。

当即罢免了太尉张延,并招回在凉州作战的张温,任其为太尉,凉州战事由河东太守,破虏将军董卓负责,同时天子下令,由荆州刺史王敏,派兵讨伐赵慈。

当这些消息传到幽州的这边的时候,张飞并没有在意,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大汉之所以各地叛乱此起彼伏,一方面是各地天灾人祸,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另一方面,这背后有世家豪强暗中推动。

因为只有平叛,他们才有足够的理由,掌控兵权,训练兵勇。

手中有了兵马,他们的底气就会更加足,也就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而天子想要镇压叛乱,就必须向他们妥协!

皇权,就会这样慢慢的被压制。

但天子刘宏也不是待宰的羔羊,世家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最后必将发生一场冲突。

历史上,应该是世家赢了,所以改刺史为州牧,州牧独掌一州所有权利,这就是国中之国,与春秋诸侯可没有什么区别。

随即,天子刘宏,暴毙而亡,这里面究竟有没有猫腻?

张飞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因为刘宏身死,符合他张飞的利益!

天子年幼,董卓霸权,各路诸侯野心披露,那才是他张飞执掌乾坤,一炮定江山的时候。

三国乱世?

汉末诸雄?

开玩笑,有了我张飞,就没有三国乱世了!

他们若是识趣,就带着兵马,用自己的才智,为大汉开疆扩土,为汉人万世昌隆定下根基。

若是不识趣,那就送他们下地府,为汉室尽忠!

入春之后,土地解冻,整个幽州,也如同按了快放键一样,忙碌了起来。

特别是汉城,近十万百姓和奴隶,在马城军的带领下,一块块农田被开垦出来,一座座工厂被修建起来。

当然,马城积累的财富,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

不过因为马钞逐渐被人接受,互市的昌盛,再加上神威军掠夺的物资,张飞还能勉强支持。

这天,张飞正在马城学堂,讲大汉之外的趣事,比如埃及艳后,比如罗马帝国的澡堂子,再比如贵霜帝国的种姓制度。

张飞未来的扩张和治理,都需要不少人,这些马城学堂的孩子,就是最好,也是最忠心的人选。

讲这些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些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告诉他们,世界很大,也很有趣!

这些有趣的地方,都必须是属于我们汉人的。

教育嘛,要从娃娃抓起!

张飞的几个徒弟,平日里也在马城学堂上课,张飞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会带着他们或习文,或习武,或做各种实验。

“君侯!”

就在张飞讲的兴起的时候,张二突然出现在门口。

张飞停下,他知道要是没有什么要紧事,张二是不会打扰自己的,于是便走出教室。

“何事?”

“君侯,赵云回来了!”

张飞眉毛一扬,可算回来了!

“到哪里了?”

“已经入城了,应该去见他兄长了!”

张飞袖子一挥:

“走,去看看!”

赵云的兄长赵雷居住的地方在军医院附近,距离马城学堂也不远。

张飞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给赵雷把脉。

赵云虽然是一脸风尘,但是眼睛十分明亮。

他看到张飞进来,快步迎了上去:

“云,拜见侯爷!”

张飞把赵云扶起来,感慨道:

“子龙久行未归,本侯甚是担心啊!”

赵云解释道:

“我们到了谯县后,才发现元化先生行医天下,数年未归,便一路打听,一路寻找!”

张飞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便注意到华佗已经收起了手,脸色有些凝重。

“子龙,我们去看看元化先生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