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融合了人工智能的超现代武器装备,已经难以用常规方式定义。
恐怕只有哲学家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给出最准确、最合理、最明智的判断。
走在暴风赤红前面,陈夏的步伐坚定有力。背后的装甲机械声铿锵作响,但他并未回头查看。这是机甲的首次亮相,但陈夏对它充满信心。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这是陈夏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
看着陈夏那坚定的眼神,一众土著对他的敬仰之情又加深了几分。在他们心中,陈夏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只有神才能做到这样的事情。
然而,神也需要神迹来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在陈夏这里,至少这些土著知道——他们的未来是清晰可见的!
在基洛巴斯土著居民的簇拥下,陈夏一行人来到港口。他们停下脚步,身后的暴风赤红也缓缓停下。
“比对全球地形图,当前位置:基洛巴斯。温度:27℃。湿度:68%。大气压:735毫米汞柱……”
陈夏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暴风赤红正在适应机载的各项电子系统。
作为一个大型战争机械,对环境的感知至关重要。
“周围威胁因素:后方武器仓库,前方水下核潜艇,135海里外米国巡洋舰群,800海里外米国航空母舰……”
机甲的机械声不断响起,此刻提到的这些威胁让周围的人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众人发现,他们竟然身处米国人的包围圈中却浑然不知,周围全是米国的海军!
而且,这机甲的探测能力也太惊人了!
联想到米国的数据链系统,林薇猜测暴风赤红上也装备了类似的数据链系统,其对威胁的分析可能来自陈夏全球各个观测单元的反馈。
这台机甲——实力非凡!
“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在岛上布置这么大一片雾了吧?”陈夏笑着问道。
林薇回答道:“真没想到米国人在太平洋里部署了这么多军事单位。”
安然补充说:“这还只是他们太平洋上常规巡航的部分,要是算上霓虹和官岛基地的海空军力量,那数量就更多了。”
“米国人在海上明面上总共有287艘军舰,想让这些军舰都乖乖待在港口里?想都别想!”
“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来自米国人,毛子也经常在这片海域活动。”
陈夏点了点头:“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危险。”
“是啊。”林伯叹了口气。
陈夏曾用自己的侦测设备绘制了一幅周边的战略威胁图,上面米国人的军事单位占了最大比重,其次是毛子,再其次是霓虹等国。
在这张地图上,即便海域广阔,也很少有未被占据的位置。
这个世界的势力范围基本已经划定,一旦触碰到某些国家的敏感神经,他们就会突然出击,用闪电战的方式给挑衅者一个教训。
陈夏想要从基洛巴斯突围出去,难度极大。
“那么多军舰,还有航母,难道仅凭一片雾就能阻挡他们的探测?”林薇问道。
安然回答说:“这片雾里含有高强度的电磁场,现有的雷达探测技术根本无法让电磁波穿透。”
林薇恍然大悟,陈夏拿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摆设,都有实际用途。
“可是我们怎么才能穿透那么多层层设防的封锁线呢?”
林薇的问题也是安然等人的疑惑,但陈夏只是笑笑,并不作答。
他拿起手中的移动终端,按了几下。
“好了,开始干正事了。”
咕咚咕咚。
眼前的水面冒出几个巨大的气泡,大型船坞必须有足够的停泊深度,才能保证大型船只停泊时不会触底。
基洛巴斯岛上的港口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那近乎铅黑色的水面下,众人都没想到竟然还藏着一艘潜艇。
看来,这里的水深超乎他们的想象。
随着一个像鱼鳍的东西露出水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眼前的黑色船体上。
慢慢地,鱼鳍海中沉闷了许久的游鱼,终于见到了水面。
潜艇上浮是靠压缩船舱内的空气,将之前为了下沉而吸纳的海水排出,这样浮力逐渐超过重力,潜艇才能浮起来,而不是靠桨叶的推力。
刚才冒出的气泡,就是排出海水过程中泄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很快,潜艇的上半部分已经全部露出水面,大约露出了六分之一的体积。
然而,众人看了看眼前的潜艇,又看了看身后的暴风赤红,心中还是有些疑惑:这该怎么装进去?
“怎么把这个庞大的机甲装进潜艇里?”林薇问道。
就算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对核潜艇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核潜艇是核动力推进的,能在海底长时间续航的军事装备;其次,核潜艇上装满了电子、机械设备以及武器装备,空间大部分已经被占用,根本无法装载更多负载。
“核潜艇上没空间,并不代表不能装。”陈夏说。
“难道你的意思是让潜艇拖着暴风赤红在海里前进?”林薇问。
结合之前陈夏说暴风赤红能“游泳”的特性,林薇问出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
但是,当看到众人看她的眼神有些怪异时,她知道自己今天的智商是不在线的。
“好吧,我知道我问了个愚蠢的问题,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陈夏朝前方努了努嘴:“看着就知道了。”
林薇顺着陈夏的视线看去,只见核潜艇身后出现了一个舱室,与核潜艇隔开了一段距离,就像是外挂在核潜艇上一样。
“这……是什么?”
“这是为装载暴风赤红专门设计的舱室,也能完成下潜和在海水中的密封,只是没有装载动力装置,以免与核潜艇的动力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