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航天技术(1 / 2)

于是,陈夏几乎把自家厂子的家底儿都掏出来了,先是用这个唬住了米国人,然后又拿着米国人的图-204去找空客和波音谈合作。目的就是要引进他们的先进工艺和管理经验,哪怕只是一部分也好。

接下来,陈夏计划将这些配件的生产任务交给航空工业内的几个重点厂,通过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培养人才队伍,提升技术能力。

“高招啊高招,陈队就是陈队,这么狡猾的计谋都能想出来。”娄小云由衷地赞叹道。

陈夏心里清楚,经过那场大事件后,他意识到单靠自家厂子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整个国内行业都提升上去了,才能完成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大事才有更强的支援能力。

别的不说,现在生产ERJ-140系列支线客机就需要多个厂合作才能完成。将来80座、90座、100座甚至是FB-2000投入生产时,配套的厂家数量更会呈指数级增长。如果到时候国内厂家的技术实力跟不上,做不了配套,那就只能依赖国外产品了。但万一哪天别人卡脖子怎么办?难道要让辛辛苦苦造出来的飞机都变成废铁吗?

所以,无论是从总部战略出发,还是为了提升国内供应链水平,陈夏都在下一盘大棋——那就是在短时间内调整航空工业结构,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基于这个考虑,无论是米国提供图-204生产线,还是空客、波音将供应链的一部分放在国内,对陈夏来说都只是小赚。真正的大赚是全行业水平的提升。

然而,就在这时,娄小云和屈菁菁接到了陈夏附属厂子太空探索公司总经理叶寸心从西场卫星发射中心打来的电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陈夏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夏拿着电话急切地追问。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就是突然接到外籍公司代表的通知,要求我们推迟发射。我追问原因,对方却粗暴地挂断了电话。”叶寸心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委屈。

陈夏知道,叶寸心为了这家厂子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成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是改开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之一,被派到米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航天工程并取得硕士学位。按照常规留学生的规划,她应该留在米国享受高薪和优越的科研条件。

事实上,当时洛克希德火箭推力研究中心已经向她抛出了年薪10万美元的橄榄枝。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叶寸心却选择了回国,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她个人的爱国情怀外,还与她的家庭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她的父亲叶音符是一个性格倔强、对子女教育要求极高的人。作为永宏厂的办公室主任后来担任六分厂厂长的他虽然在经营上不算出色,但在子女教育上却是整个永宏厂的一把好手。大女儿叶寸心能够公费出国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就是对他最好的证明。

叶家二女儿叶小虹,京城外国语大学的佼佼者,毕业后顺利进入外交系统,担任西班牙语翻译,工作风生水起。小女儿叶小秋也不甘示弱,考入复旦大学,如今正攻读大三,学业成绩出类拔萃,据传很有希望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

在那个八九十年代,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就是了不起的事,而老梁家一下子出了三个,还都是国内顶尖学府的高材生,其中一个更是拔尖的公费留学生。相比之下,陈夏所在的老陈家就显得有些逊色了,家里孩子虽多,但学历都不高,没一个超过高中的。

这事儿可没少让退休后的叶音符得意,他时常拿此来调侃陈老爷子,每次都把陈老爷子气得不行。陈老爷子回去后,便把孙辈们召集起来,发誓要培养出个博士,让叶音符那老家伙瞧瞧,老陈家也是有文化底蕴的!

不过,尽管叶音符喜欢攀比,但他有一点却非常坚定,那就是学有所成后要回国建设。他认为,国家培养了你,你却跑到国外去为别人效力,那岂不是成了白眼狼?

因此,当得知叶寸心打算留在国外时,叶音符大发雷霆,不顾国际长途电话的高昂费用,频繁给叶寸心打电话。先是好言相劝,后来就是怒吼,最后甚至以死相逼,这才把叶寸心给逼了回来。

说实话,当时的叶寸心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并不是因为国内没有合适的职位,相反,当她决定回国时,国内多个重点航天科研所和大型航天企业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有的甚至提出了为她单独打造实验室并让她领导的优厚条件。

然而,叶寸心却对这些不以为然。她觉得国内的这些条件太过局限,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这与她心中的航天梦想相去甚远。航天的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有天花板还叫什么星辰大海?

直到她遇到了陈夏。“太空探索公司,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陈夏的话让叶寸心眼前一亮。

“具体是做什么的?”叶寸心好奇地问。

“近期目标是商业航天发射,中期是构建天地往返货运体系,远期则是登陆月球和火星……”陈夏滔滔不绝地向叶寸心描绘着太空探索公司的宏伟蓝图。

这番话要是让别人听了,肯定会觉得陈夏是在异想天开,科幻小说里都不敢这么写。然而,这些却偏偏触动了叶寸心的心弦。她惊讶地发现,国内竟然有人怀揣着如此庞大的太空探索计划,而且这个人还已经在默默地付出并付诸实践了。

这让叶寸心感到既惊讶又兴奋。她原本以为国内的技术落后,无法实现她的航天梦想,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努力着。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太空探索公司,与陈夏一起开始了征服星辰大海的征程。

陈夏也没想到,自己随便灌点梦想鸡汤,就把普林斯顿大学的硕士给“忽悠”过来了。他原本还以为要费好大劲呢,甚至已经做好了跟叶老爷子说“你女儿太固执,还是另请高明吧”的准备。

结果,叶寸心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来了,还成了航天领域的领头人。这让陈夏大喜过望,他立刻投入大量资源,让太空探索公司迅速步入正轨。之后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技术引进、配套生产等关键环节,叶寸心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终于迈出了征服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然而,就在这时,外籍公司却突然提出要推迟发射,而且还不给理由。这让陈夏等人心里怎能好受?

“行,我这就去发射中心,看看能不能跟外籍公司的管理层沟通一下。”陈夏说着便准备起身前往发射中心。

屈菁菁和娄小云知道这个时候她们帮不上什么忙,便拿着那份《建议》跟陈夏告别,匆匆离开了房间。她们一路赶往发射中心,下车后看到叶寸心,只见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航天专家脸色铁青,手中颤抖着递过来一份外籍公司刚刚发来的新通知。

陈夏接过来一看,眉头顿时紧锁:“没有发射窗口期,要求我们无限期推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