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场刊评分(2 / 2)

并且还获得了《S》中影评人的一致赞誉,《综艺》和《卫报》更是预测它是金棕榈的最大热门。

这戏周游也看过,是他来到戛纳之后除了开幕影片之外第一部自己去看的电影,更让他觉得神奇的是剧组里面俩小姑娘看不懂英法双语字幕的电影,但是竟然能通过自己大量的韩剧阅历可以打开看懂这电影的意思。

周游琢磨了半天,觉得类似于自己早年研究过日本现实主义题材的动作片之后也能看懂一小部分日文电影。

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电影拍的很有诗意,内容大胆镜头语言又很克制,并且改编自村上春树小说以及美丽国自家《烧马鹏》的剧本也足够扎实,内核的立意也足够高,同样是对阶级分化的讽刺,但这片子之中还加入了对存在主义跟虚无主义的思考。

当然,这些玩意俩小姑娘肯定看不懂,毕竟《来自星星的你》一般不讨论这个。

但那段惠美在夕阳上的裸舞...这俩人看的比周游还认真,让他觉得挺好玩的。

电影的缺点自然也有,与其说是缺点倒不如说是审美不同导致的,周游不大喜欢叙事有大量留白和节奏缓慢甚至可以说是拖沓的电影。

另外就是片子里面大量的隐喻,其实这玩意就是拿一些人的话来讲就是“饺子和醋”的关系,任你醋再好,可一顿饭没有饺子没有醋也不是那么回事,总不能午饭就光喝醋吧?

但有人就喜欢这个,它的观影门槛足够高,隐喻讽刺又足够辛辣,很是符合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

另外就是跟《寄生虫》一样的批评声音,一部分人觉得《寄生虫》把富人拍的太过白痴,而这片子则是反派“为了坏而坏”,为了阶级对立那么他们就必须是坏的。

可周游觉得两者之间还是有根本性不同的,他电影的人物行为逻辑并不存在缺失,你可以说富人傻逼,但电影里面的人物的行为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燃烧》不是,里面最后主角的复仇显然缺乏逻辑的支撑,可能是因为篇幅的缘故,大量的留白和隐喻让导演没机会再给他一个完整的复仇心路历程,也算是取舍的一种吧。

而它的导演强调过很多次影片的核心是“愤怒”,这点周游倒是没感受到,反而周游觉得这是一部“美的很孤独”的电影。

场刊评分的第二名,就是他们3.2分的《寄生虫》了,大家看到这个评分之后也都很兴奋,但又看了看比自己高出那么多分的《燃烧》忽然心里又没了底,于是许多人偷眼看了看沙发上的周游。

周游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继续饶有兴致的继续往下看,似乎是想要看看媒体给出的评分跟自己的心理预期到底是不是相符。

接下来,分别是3.1分的法国电影《冷战》、奇幻寓言类型的电影《幸福的拉扎罗》2.8分,2.6分的《黑色党徒》,然后是《犬舍惊魂》2.5分以及2.4分的日本电影《夜以继日》。

《江湖儿女》的表现同样不错,其中韩国媒体评审团给打了3.3分的高分,到最后场刊评分仍有2.9分。

总体来说这一届戛纳电影上的亚洲电影表现相当不错,这几个媒体预测的金棕榈热门电影中竟然有四部都是亚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