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彩在前边引路,一边走一边给他讲解:“这边是一期的洋房区,总共十八栋楼,楼间距有五十米,保证每家每户的采光;那边是配套的商业街,以后会引进超市、药店这些便民设施;再往东边就是景观公园,已经在平整土地了……”她指着各个区域,描绘着未来的规划,眼里满是憧憬。
孙哲文一边听一边点头,走到一栋即将封顶的楼下时,他抬头看着密密麻麻的脚手架,感叹道:“武总,你这么高标准建设,用料和工艺都比图纸要求的好,怕是要超过你的预算吧?”
武彩笑了笑,语气里带着股韧劲:“孙县,我们这是要在开县打响第一枪,得让人们记住我们这个小公司是以创新和高品质立足市场的。前期投入是大了点,但只要能赢得口碑,以后就不愁没生意做。”
孙哲文看着她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却有些惋惜:“你的想法是好的,要是在海城那样的大城市,你们这种注重品质的做法,市场肯定能给你回报。但可惜这里是开县,大家手里的钱有限,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远没到这个程度啊。”
武彩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就等孙县哪一天坐上海城市长的位置,到时候可别忘了我们,我们一定第一个去海城投资,还按这种标准建房子。”
孙哲文哈哈大笑,之前心里的忧虑和疑惑似乎都消散了些:“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肯定给你批最好的地块。”
武彩从始至终都没有提过万一投资失败的事,面对孙哲文的担忧,她一路都是笑着回应,语气里的乐观从未消减。
孙哲文心里清楚,生意人总有些忌讳,尤其是这种关乎巨额投资的项目,没人愿意主动提及失败的可能。
他也不便于追问这些不吉利的话,只是在心里默默希望她这个项目真的能有所回报,给后面想来开县投资的人做个好榜样,让开县能真正迎来投资热潮。
孙哲文和武彩在工地里转了一圈,从洋房区走到商业街的地基旁,又查看了景观公园的规划图。夕阳渐渐沉到塔吊后面,给整个工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走出工地时,晚风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孙哲文随口问道:“武总,你现在对你的电子公司和警务设备公司,是没怎么管理了吗?”
武彩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脚步顿了顿,才笑着回道:“现在我的重心几乎都在这边的房产项目上,那边的公司确实去得少了。不过现在有人在帮我管理,挺靠谱的。”
孙哲文看她神色自然,也没打算深入追问,只是笑着回道:“看来武总现在身边的能人不少啊,能把这么多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
武彩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强笑了一下:“还行吧,都是大家一起努力。”
孙哲文看出了她笑容里的勉强,却没有点破。只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尤其是像武彩这样独自支撑这么多产业的女人,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不打扰你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