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外。
城内的曹操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而城外刘辩刚刚抵达大营之内。
虽说解决了袁绍的主力,可在徐州他仍然有不少的事情交代,因此也就耽误了几日。
回到大营内,士兵们自然夹道欢迎,声势浩大。
贾诩,薛仁贵,马腾三人也是高兴异常。
刘辩回来,也就意味着他们身上的担子减弱了几分,也意味着战略上的目的已经达到。
众将行礼完毕,刘辩摆了摆手道:“诸位快快起来,这些时日辛苦你们了,若非你们在此吸引曹孟德的注意力,只怕徐州的战局也不会这么快结束。”
“陛下料事如神,吾等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何谈什么辛苦?”贾诩等人纷纷谦虚道。
刘辩笑了笑,不再多言,谦让乃是华夏民族自古传下的优良品德,对于麾下这些人的心思,他自然是了如指掌。
进入大营,落座完毕。
刘辩开口询问:“这段时间曹操和刘备都有什么动静?”
说完这话他将目光放在贾诩身上。
贾诩沉吟了片刻,轻声道:“曹操每日闭门死守,没有出击的意图,尤其是在陛下得胜归来之后,每个城门的守卫力量又增强了几分,看起来是要顽抗到底。”
“除此之外原本把守西门的周瑜和孙策,也被调往了南门,看来曹孟德还是对两人不相信。”
“至于说刘备,此人占领了益州,杀了刘焉。”
“刘璋在前些日子已经抵达长安,按照陛下的命令,现如今和陈留王一同前去信都。”
贾诩简明扼要的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一说完,刘辩听着也是频频点头。
对于贾诩的不少安排都感到满意。
虽说这些事情他早就在书信中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可实行起来毕竟会有变化,而贾诩的灵活掌握,安置妥当,更让刘辩心中极为的满意。
可当贾诩说到刘备到现在还不曾有动静的时候,刘辩皱起了眉头。
按理说刘备不是鼠目寸光之辈,他应该清楚自己和曹操乃是唇亡齿寒,面对自己大摇大摆的回到洛阳,他怎么会无动于衷?
想了好一会儿,刘辩才开口询问:“刘备当真没有动静?一点都没有?”
贾诩点头道:“陛下,微臣对这事情也极为的好奇,不过十天之前微臣派人亲自前往,刘备着实没有大的动静。”
贾诩这话一出,刘辩更是纳闷不已。
难道说刘备身上的斗志已经完全的消散?
“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