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重生 >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 第42章 《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阴宅寒疽

第42章 《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阴宅寒疽(1 / 2)

《张仲景教我治痈疽肿瘤》阴宅寒疽:铜镜照出阴生寒疽,阳和汤煮羊肉驱寒毒案

久历东汉:随张仲景诊疗阴宅寒疽

自穿越至东汉,悠悠岁月已然悄然流逝。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我始终如一地追随在医圣张仲景的身侧,沉浸在中医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每一滴智慧的养分。参与了无数疑难病症的诊治过程,我对中医之道的领悟也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而其中,阴宅寒疽这一病症的诊疗经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的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病症详述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平凡的日子,医馆内弥漫着熟悉的草药香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就在这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打破了医馆内相对平静的氛围。一位面色如纸般苍白的妇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脚步虚浮地走进了医馆。她的神情中满是痛苦与无助,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妇人缓缓开口,声音虚弱而颤抖,诉说着她所遭受的折磨。起初,她只是隐隐感觉腰间有一丝凉意,那种凉意就如同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霜气,悄然无息地渗透进她的身体。然而,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寒意如同脱缰的野马,愈发强烈,沿着她的身体肆意蔓延,逐渐占据了整个腹部。

而在她的腰间,不知何时生出了一块寒疽。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伸手触摸时,一股刺骨的寒冷瞬间如电流般传遍我的全身,仿佛触摸到了亘古不化的寒冰。那寒疽表面光滑,却毫无红肿迹象,肤色呈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苍白,宛如被冰雪长久肆虐的荒原,生机殆尽。

这位妇人不仅腰间局部承受着寒疽带来的刺骨冰冷,她的整个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她精神萎靡不振,眼神中往日的光彩已然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与恐惧。面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嘴唇干裂且毫无血色,全身止不住地微微颤抖,仿佛一片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尽显一派阴寒凝滞的衰败之象。她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如此艰难,仿佛生命的烛火在寒风中随时可能熄灭。

中医辩证

张仲景先生在听闻妇人的症状后,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他以其深邃而敏锐的目光,仔细地观察着妇人的面色、舌苔,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透过这些表象,洞察患者体内隐藏的病症根源。随后,先生又耐心地询问着发病的具体细节,包括发病的时间、最初的症状表现、日常的生活起居以及饮食习惯等。每一个问题都问得极为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病症相关的线索。

在经过一番深入的询问与观察后,先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语气沉稳而坚定:“此乃典型的阴寒凝滞之阴宅寒疽。妇人想必是在不经意间沾染了极为浓重的阴寒之气。这阴寒之气犹如隐匿于黑暗中的鬼魅,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体,在体内深伏下来,使得气血的运行遭受了严重的阻碍。人体的经络,本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宛如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为身体各部分输送着养分与活力。然而此刻,这些经络却如同被突如其来的坚冰封堵,气血无法顺畅通行,痹塞不通。”

先生稍作停顿,目光中透露出对病症的深刻洞察,继续解释道:“寒性凝滞且主收引,寒邪积聚于腰间,就如同冰冷而坚韧的绳索,紧紧地束缚住局部的气血。气血在这种束缚下,无法正常流动,逐渐凝结,从而形成了这如冰般的寒疽。而阴寒之邪在体内毫无忌惮地肆意横行,大肆地损伤人体的阳气。阳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犹如天空中高悬的太阳,为万物带来光明与温暖。一旦阳气受损,就如同太阳被浓重的乌云遮蔽,光芒不再,无法正常温煦肌肤。于是,便出现了局部冰冷、肤色苍白等症状。同时,阳气的虚弱也使得患者整体身体机能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呈现出一派虚弱之态。”

先生的这一番辩证,与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所阐述的整体观念、阴阳平衡以及邪正关系的理论高度契合。在先生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阴寒之邪的入侵,打破了人体阴阳的微妙平衡,从而引发了疾病。而准确地把握病症的阴阳属性和邪正关系,乃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地祛除病邪,恢复人体的健康。

治疗方法

内服药方-阳和汤

1.组成:先生神情专注,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药柜。药柜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药材,每一种药材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和治愈疾病的希望。先生熟练地打开一个个药屉,精心挑选着每一味药材,开始为妇人调配阳和汤。

他首先选取了熟地30g。熟地,这味药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它宛如一位沉稳而有力的主帅,肩负着大补阴血、益精填髓的重任。在方中,熟地作为君药,为恢复人体的正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质地醇厚,就像大地母亲一样,默默地滋养着人体的阴血,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接着,先生加入了肉桂(去皮研粉)3g。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它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恰似一位勇猛无畏的副将,与姜炭2g一同作为臣药。姜炭味辛,性温,归脾、肝经,能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二者相互配合,助力阳气运行,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全力驱散寒凝之邪,为打通被寒邪阻塞的经络开辟出一条道路。肉桂的温热之性,能够激发人体阳气的活力,而姜炭则能在温通的同时,稳固中焦,防止阳气的过度损耗。

麻黄2g,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它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可使寒凝之邪从肌表而出,就像一位机智的先锋,为寒邪找到了一条出路。白芥子6g,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经,可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二者作为佐药,犹如左右护法,紧密协助君臣药增强散寒化痰、通络散结之力。麻黄的辛散之性,能够打开人体的毛窍,让寒邪有机会排出体外,而白芥子则擅长化解寒痰,消除因寒邪凝聚而产生的痰湿之邪,使寒邪失去滋生的土壤。